基于ARM9的溫室茶樹培養監測系統
2.3 調控模塊
對溫度控制:調控設備在設定的上下限進行自動加溫降溫。目前降溫設備為制冷機,高于上限時啟動制冷機,溫度達到下限時停止制冷;能設定24 h內3~4組不同的上下限溫度在不同時間控制,并保持每天重復直至更改參數;在降溫同時啟動計時器,對降溫時間和間歇時間進行控制;低于設定下限時啟動加濕,加濕到達上限停止加濕,若濕度高于上限時啟動排風,若長時間高于上限啟動警報。
對二氧化碳的控制:當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低于設定的下限值時,便打開二氧化碳通氣閥,開始向室內通入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的濃度到達設定的上限值時,關閉二氧化碳通氣閥。
對于光照的控制:當光照不足時,打開日光燈,增加光照,保證光合作用需要的光強度,給予茶樹葉子充裕的光合作用時間。
通過這種智能控制,大大降低了人力,為工作人員降低了負擔,不用時時呆在溫室中,節約了時間。
3 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軟件設計流程圖如圖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8062.htm
系統初始化后,進入主程序循環部分。先對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當當前的生長環境參數不滿足預先設定的條件時,開啟調控設備,對環境進行調控,也可以通過上位機手動控制調控設備。
4 嵌入式TCP/IP協議棧數據處理流程
嵌入式TCP/IP協議棧處理數據流程如圖4所示。
系統初始化后,進入主程序循環部分。先檢查是否收到以太網數據幀,若己收到以太網數據幀,則檢測以太網數據幀首部,判斷所載數據類型,然后對接收到的數據進行相應處理:若接收到的以太網數據幀中包含ARP數據,則調用ARP處理程序;若接收到的以太網數據幀中包含IP數據報,則針對其是否為ICMP、TCP協議格式分別進行相應的解包處理。若不包含IP數據報,則丟棄此數據幀。
若未收到以太網數據幀,此時若有數據要發送,則對數據進行打包,將數據以以太網數據幀的格式發送出去。若無數據要發送,則回到主程序循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