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LTE中femtocell間的功率控制算法

        LTE中femtocell間的功率控制算法

        ——
        作者:朱世兵 蘇寒松 崔亞南 李亞男 時間:2013-07-24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仿真結果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856.htm

          系統仿真參數如表3所示,系統模型采用圖2、圖3所示模型。分別對的部署概率P=0.3和P=0.5兩種仿真參數條件進行了仿真,為了分析的性能,固定PFem=20dBm,對P=0.3和P=0.5兩種仿真參數條件進行仿真。仿真結果如圖4、圖5所示。

          圖5是FUE四種仿真參數條件下SINR對比圖,從圖中可知,SINR小于-6.5dB時,兩種無情況下FUE所占百分比均高于20%,四種有情況下FUE所占百分比均在10%左右;SINR高于10dB時,所有情況FUE百分比均占50%左右,但兩種無功率控制情況下,FUE的SINR高于20dB百分比占30%,即SINR在10dB與20dB之間FUE百分比只占20%,而兩種有功率控制情況下,SINR在10dB與20dB之間FUE百分比均占50%左右,這說明功率控制把SINR很好的控制在-6.5dB與20dB之間。對比兩種有功率控制的情況,SINR高于10dB時,FUE所占百分比在P=0.5仿真條件下要比P=0.3仿真條件下高3%左右,這說明部署概率P越高,功率控制效果越明顯,即部署越密集,功率控制效果越好。

          圖6是FUE四種仿真參數條件下吞吐量對比圖,從圖中可知,兩種無功率控制情況下,FUE吞吐量為0所占百分比在20%左右,而兩種有功率控制情況下,FUE吞吐量為0所占百分比均控制在6%以下。從圖中平均吞吐量可知,P=0.5仿真條件下平均吞吐量要比P=0.3仿真條件下要高,相比無功率控制情況,吞吐量至少提高了2.1Mbps。這也同樣說明femtocell部署越密集,功率控制效果越好。

          結語

          本文研究了femtocell之間的下行干擾,對femtocell不同部署概率兩種仿真參數條件進行了仿真驗證,并將結果與固定的兩種仿真對比。從對比結果可知,該算法很好的控制了用戶的SINR,大大提高了FUE的吞吐量。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對FUE上行進行功率控制,減小對相鄰femtocell的干擾,提高系統整體性能。

          參考文獻:

          [1] JIE ZHANG, la de ROCHE G,彭木根,等.Femtocell技術與應用[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
          [2] 葉璇,張欣,曹亙,等.干擾控制技術在家庭基站中的應用[J].現代電信科技,2010,40,(05):11-15
          [3] JO H S, YOOK J G, MUN C, et al .A Self-organized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Cross-tie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Femtocell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EEE Conference on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2008: 1-6.
          [4] LI X F, QIAN L J, KATARIA D. Downlink Power Control in Co-channel Macrocell Femtocell Overlay[C]Proceedings of the 43th Annual IEEE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ystems,18-20 March 2011: 281-286.
          [5] 3GPP TR 36.922 v9.1.0, TDD Home eNode B (HeNB) Radio Frequency (RF) Requirements Analysis(Release 9) [S].Nice:ETSI,2010.
          [6] 田英男,張欣,王靜,等.家庭基站干擾管理研究[J].移動通信,2010(8):52-57.
          [7] 3GPP TR 36.921 v9.1.0, FDD Home eNode B (HeNB) Radio Frequency (RF) Requirements Analysis(Release 9) [S].Nice:ETSI,2010.
          [8] 3GPP TS 36.213 v 9.3.0, 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Release 9) [S]. Nice: ETSI,2010.
          [9] LG Electronics Inc. TNL Address Discovery for X2 Setup between HeNBs[Z]. 3GPP, R3103397, TSG-RAN WG3 Meeting #70. Jacksonville, USA, 2010.
          [10] 3GPP TR 36.814 v 9.0.0,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 Physical Layer Aspects (Release 9) [S]. Nice: ETSI,2010.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黔南| 仪征市| 拉萨市| 衡南县| 重庆市| 项城市| 嘉定区| 韶山市| 于田县| 南城县| 博兴县| 敦煌市| 米泉市| 甘德县| 盖州市| 临清市| 牡丹江市| 广水市| 临高县| 长顺县| 德保县| 普陀区| 肃南| 郴州市| 达拉特旗| 嘉峪关市| 汤阴县| 台中市| 广丰县| 盐津县| 云霄县| 崇阳县| 米林县| 嘉善县| 莆田市| 濮阳县| 东兴市| 南宁市| 昌吉市| 九寨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