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欲以一己之力實現“圍殺”
當前,對于產品開發工程師來說,壓力越來越大,主要在于三方面。第一,要面臨產品設計跨學科的壓力,在實現某些功能時,要求工程師掌握其它學科(如醫學、生物、汽車等)的專業知識;第二,產品上市時間的壓力;第三,設計風險管理的壓力,設計開發完成后需要大量的驗證工作來保證產品能夠正常運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7536.htmADI公司給出了一組數據,在中國,ADI信息資源中,參考設計的利用率為69%,明顯高于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應用筆記和數據手冊的利用率分別為45%和58%,明顯低于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也就是說,為減緩這三大壓力,解決所面臨的困境,中國的工程師更加偏向于選擇完整解決方案而非進行器件的逐個選型。
顯然,ADI早就意識到這一狀況,并逐步由此入手,試圖在中國市場上展開一場“圈地運動”。最近,ADI在其官網上推出了系統級參考設計。從單個器件選型到參考電路(即之前的實驗室電路),再到現在的系統級參考設計,ADI分兩步下完了這盤抓住工程師的棋。
ADI公司中國技術支持中心經理聶海霞女士介紹說,在參考設計之外,ADI還提供跟參考設計相關的資料,如原理圖、設計文檔、物料清單、軟件代碼、layout等,且絕大多數是免費的,ADI的參考設計對于工程師來說有教育價值,能讓工程師在接觸參考設計的過程中能學到ADI在系統設計、器件選型和應用等方面的經驗。筆者認為,這一教育價值對于ADI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在工程師中建立和加強品牌形象和商譽,最終效果是帶來更多客戶。
目前,ADI已經在其網站上了公布了多個系統級參考設計,計劃未來還將平均每月公布一個新的參考設計,這些參考設計大多數由ADI和ADI的代理商開發,少部分由第三方開發。ADI與第三方合作是一個雙贏的模式,第三方開發的參考設計采用了ADI的產品,借由ADI來推廣,最終結果會是ADI賣出了更多的產品,第三方賣出了更多方案,同時積累了品牌知名度。
筆者認為,ADI推出系統級參考設計,是一個極好的思路。它針對的主要是國內中小型的客戶,這些公司的研發實力有限,有的正處于起步階段,亟需通過快速推出品質尚可的產品來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建立起品牌知名度,采用參考設計會是一個立竿見影的辦法。雖然采用參考設計會造成各家最終產品差異化程度顯著降低,但是對于小公司來說,差異化不是一個必要指標。差異化的目的不是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為了保護自身產品不被其它廠商所復制——這是有前提假定的,產品夠好才會被別家當做復制對象。
ADI將參考設計推向市場,降低了小公司產品的差異化程度,對于推動整個市場的創新可能幫助不大,但也無可厚非,因為科技公司的首要目的是銷售產品以賺取商業利潤,在才基礎之上才能向更高的社會責任邁進。必須稱道的是,ADI這種系統級參考設計的商業模式,現階段來說確實擁有不錯的競爭力和一定的市場前景。可以這么說,ADI此舉是由過去的單個器件分別進行推廣轉為多個器件打包推廣,實現由賣“飲料”向賣“解渴”的轉變。
不過,ADI這種參考設計的商業模式并不是所有半導體廠商都可以復制的,它有一個重要的硬性前提——產品線足夠寬,能夠以整個系統的陣勢對客戶形成包圍,實現一站式服務的“圍殺”。面面俱到的產品線同時也會給ADI帶來戰線過長、研發力量分散造成單個產品專注度下降、需要的投入過大等方面的風險。因此,筆者認為,對于其它半導體公司來說,ADI的思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但若自身實力不足,倒不如考慮多家公司以類似結盟的形式進行合作,各自專注一面,合力研發和推廣系統方案,既可提高市場競爭力,又可縮短戰線,以獲得更多的商業利益。
交換機相關文章:交換機工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