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獲200億巨資 拋售余震不波及首信東信
此外,首信、東信有可能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剛剛獲得國家開發銀行200億巨額資金支持的普天集團,正在一步步理清產業發展思路。其中,普天確定的重點發展業務——智能卡,以前即由東信旗下珠海東信和平公司操作。在200億巨資中,東信獲益的可能性較大。
波導事件沒有“余震”
首信、東信是否會被出售的疑問,源于波導突然被普天拍賣。
6月26日,普天將手中持有的全部寧波電子信息集團(波導股份的第一大股東)股份拍賣給新紀元公司。由于事發突然,波導董事長徐立華也聲稱事先也并不知情。普天集團總裁辦公室宣傳公關處副處長莫江華則認為,出售波導是很正常的經營行為,“按照國資委要求,我們這兩三年一直在做縮短管理鏈條、減少管理層級的工作。國資委要求,中央直屬大型企業的管理結構不要超過三級”,而“波導是我們間接持股,不利于管理”。
出售之前,波導是普天的“孫公司”。普天通過寧波電子間接持有波導28.13%的股權,這個數字僅僅比波導董事長徐立華控制的波導第二大股東高出0.63%。在很多涉及決策的事宜上,這點兒差別對普天發言權的增強微不足道。
2006年,普天計劃推出普天系統一品牌“Potevio”,東方通信和首信等旗下公司都同意在自己產品上使用。但“換牌”計劃遭到了波導的反對。除了控制權的不同,還有一個原因是,波導手機連續多年銷量都是
國產手機陣營中的第一位,徐立華更因堅持自有品牌而聞名業內。雖然首信、東信的手機產量也很大,但大部分產品都是為國外企業代工制造。
普天坦稱控制權問題,并不能完全解答另一個疑問。經歷了2005年的巨虧之后,波導剛剛于2006年第一季度扭虧,為什么普天選擇此時出售波導股份?
為這樁意外出售事件做出注腳的是,在市場高度關注波導被售事件的同時,普天獲得一筆巨額資金支持。一周前,國家開發銀行與普天簽署了總金額為200億元的5年期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此時波導作為普天“現金奶牛”的重要性已經下降,普天已經沒有后顧之憂。
而首信、東信手機業務雖然虧損,仍然擁有規模化制造能力,可以幫助普天完成轉型。更重要的是,普天集團對其有絕對的控制力。“東信、首信幾乎是我們全資的,情況不同,”莫江華說,“我們從來沒提過要把這兩家賣出去。”
陶雄強則明確表示,首信、東信肯定不會轉讓,但將會有一些方向的調整。在本周召開的普天上半年總結會上,首信、東信的下一步發展將會被列入討論。他說,“這跟公司整體轉型戰略有關”。
普天轉型
隨著普天整體方向的調整,首信、東信和波導命運不同。這三家公司曾在普天都很受重視,總體銷售額占普天集團的80%。但隨著國產手機全行業發展危機的出現,它們的命運開始發生變化。
2005年8月,普天曾考慮過將部分旗下二級企業出售,“可以考慮整體出售,不留一點兒股權”,“對象可以是外資,也可以是民營企業”。2006年春節前,參與此事的某公司董事長曾告訴本報,“普天準備整合發展統一的手機品牌,一個企業也不打算賣了。而現在,普天賣掉了波導,其實是普天整合新思路的標志。”
陶雄強解釋說,根據國資委的要求,中央直屬大型企業應該是產業型公司,而非投資管理型公司。在這種思路下,普天開始確定主業,集中優勢圍繞著主業來發展——國資委給普天確定的主業是通信產品制造、通信產品貿易以及相關技術和服務。
莫江華介紹說,普天去年下半年進行股份制改造,把優質資產都注入到普天股份公司中。現在普天股份有三大事業本部:系統、終端和國際業務發展本部。普天股份的主業也被劃分為系統、終端、增值服務、行業應用、配套產業五大部分。
莫江華說,出售波導決不意味著普天將從此放棄終端制造,只是現在普天眼中的終端定義變得更加寬泛。“普天的終端產品線非常豐富,包含CDMA、GSM、
小靈通、大靈通以及未來的TD-SCDMA終端(尚未投產)等。智能卡也是一個亮點,包括SIM卡、金融卡、存儲卡等。此外,在移動存儲卡方面,我們與臺灣茂德公司合作,現在已經是標準的制定者(標準工作組的組長單位)。”
這些新業務正是普天新獲得200億元的投資重點。“200億怎么投放,首先要考慮產業而不是公司。原則是要投入到我們有優勢的產業。但這些產業怎么確定,我們內部還沒有定論。不能簡單說投放給誰。”普天集團高級副總裁陶雄強說。具體來講,200億中有多少投入在TD-SCDMA,是否會把200億中的一部分分給首信、東信,這些都還沒有確定,“如果把這些產業交給首信、東信來做,自然就是間接幫助了首信、東信”。
“手機制造仍然將是我們的重點業務,除了東信、首信,我們還有小靈通的生產基地在深圳,”莫江華表示,手機終端制造將主要交由普天與諾基亞以及與愛立信、三洋的合資企業來完成。
熟悉普天的人會知道,智能卡并非新業務,而是普天3年來培育出的強勢業務。在珠海東信和平具體操作下,普天的智能卡業務迅速躥升,目前已經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五。這家深圳創業板上市公司隸屬于東信旗下,這樣的歸屬關系和投資方向也許意味著,東信將從200億元中獲益最大。
陶雄強進一步透露,雖然同為手機制造企業,但首信、東信還是不一樣的。東信的定位之一是制造中心,但除了做手機代工,還有金融產品等制造業務。首信跟諾基亞的合作很大,但那是首信的子公司(普諾移動)在做,首信公司不會以制造為主。
不過,陶雄強強調,首信、東信并不會放棄自有品牌,全部變成外國公司的代工廠。“首信、東信原來的自有品牌不會取消。未來新推出的產品肯定會用普天新‘Potevio’品牌,但老產品依然用東信、首信品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