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2013年光伏設備支出跌至22億美元

        2013年光伏設備支出跌至22億美元

        作者: 時間:2013-02-05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收藏

          根據NPD Solarbuzz設備季度報告PVEquipment Quarterly指出,2012年太陽能設備支出(包括晶硅從鑄錠到組件和薄膜設備)從2011年峰值129億美金下降到36億美金,降幅高達7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729.htm

          NPD Solarbuzz副總裁Finlay Colville表示:“預計設備支出將于2013年進一步降低到22億美金,為2006年以來最低。表明光伏制造廠商實際上停止了對新產能的投資,并減少了新技術或高效路線設備升級。高效制程設備對2012年的出貨貢獻很小,僅占光伏設備支出總額的不到5%。”

          基于2012年度確認的光伏營收,預計領先的設備供應商為GTAdvanced Technologies, MeyerBurger,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鉑陽精工(Apollo Solar),這些供應商的光伏設備營收仍均超過4億美金。但從全行業而言,2012年僅有8家供應商的光伏設備營收超過1億美金,遠少于2011年的23家。

          僅僅24個月以前,GTAdvanced Technologies,Meyer Burger,Applied Materials,和 Centrotherm等領先設備供應商的積壓訂單都達到10億美金以上;然而此后連續幾個季度新進訂單很少而取消訂單很多,導致光伏設備積壓訂單量下降到2006年上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光伏設備供應商成為了自身昔日成功的犧牲者。”Colville補充道,“2010年和2011年的過度投資造成了現在產能過剩和供過于求,并使得終端市場價格下降,導致許多廠商紛紛破產。在未來至少3年里將很難再見到動輒數十億美金的光伏設備積壓訂單和營收。”

          2011年和2012年出貨的晶硅設備產能如此之多,以至于設備供應商最擔心的就是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出現二手設備市場,因為這將延遲設備支出的回暖。但是,這也顯示出光伏產業尚未就技術路線達成共識,或開始新的技術采購周期。

          “實際上有兩個因素導致現有設備繼續使用。首先,中國一線和二線晶硅制造廠商之間的產能整合,將減緩中國多余產能的退出。其次,貿易戰也可能導致過剩產能被轉移到海外國家來規避懲罰性關稅,而海外國家因為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也歡迎這種轉移。”Colville補充道。

          在2012年,對設備供應商市場份額分析意義不大,因為大部分營收都是來自于2011年及以前簽訂的合同的執行。設備供應商的重點已經從市場份額轉移到如何重組生產和改進研發上。

          “設備供應商最終意識到高效制程升級在短期內并不能夠解決2013年的營收問題。但是在未來支出回暖后,走什么樣的技術路線來提高效率并贏得市場份額至關重要。”Colville總結道。



        關鍵詞: 光伏 多晶硅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兰溪市| 福建省| 漾濞| 绥滨县| 岚皋县| 田林县| 扶沟县| 德昌县| 山阴县| 项城市| 吴旗县| 定结县| 尼勒克县| 泰兴市| 巴南区| 株洲市| 阳西县| 长葛市| 梧州市| 封丘县| 嘉兴市| 平利县| 沙坪坝区| 新安县| 正蓝旗| 安国市| 黑水县| 夏津县| 东港市| 炉霍县| 沈阳市| 柳江县| 德惠市| 花垣县| 渭南市| 嫩江县| 固始县| 师宗县| 石柱| 永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