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利潤加速縮水 八代前景不明
——
當我國大陸的液晶生產商還在準備上馬第五代、第六代液晶屏生產線時,國外的三星-索尼、LG-飛利浦以及我國臺灣的友達、奇美等曾宣稱將在2007年或者2008年量產第八代液晶屏的企業,出于投入與產出平衡的考慮,目前對這一計劃的宣傳都處于寂靜期。然而目前夏普方面稱其第八代液晶屏將在今年的九十月份在日本建成投產,供應到中國市場要到2007年年初。業內人士對此時投資第八代生產線的可行性表現出了較大的分歧。因為對于液晶屏生產線而言,如果不能保證毛利率在25%左右就會虧損,而且第七代線產能的不斷放量增長與大尺寸需求間增長的不對稱,讓計劃投產第八代線的廠商心存顧慮。
七代線放量加重八代線顧慮
當三星-索尼、LG-飛利浦、夏普、友達、奇美五家宣稱將在2007年或者2008年量產第八代液晶屏時,業內對此時投資第八代生產線的可行性表現出了較大的分歧,其中投入與產出的衡量是廠家考慮是否上馬第八代線的關鍵。
建立第八代線需巨額投資。夏普是全球首家宣布計劃建立第八代液晶生產線的廠商。去年7月,他們就曾透露將會為此投資46億美元建立一家第八代工廠。除此之外,在擴大面板尺寸的同時,還必須保證成品率。
按照專家的觀點,對于50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第七代線也可以切割,不同的是第八代線可切割6塊,第七代線僅切割3塊。在目前第七代線已經成熟的情況下,其完全可以滿足目前市場上少量的對47英寸以上液晶電視的需求。僅以中國市場為例,中怡康今年1~5月的統計數據顯示,47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零售量份額只占0.0025%。
據賽諾市場研究公司預計,至2008年,全球第七代及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至少達到8條,按照每條月產能6萬片的保守計算,一年就將有近600萬片的產能。
近日LG-飛利浦表示出于庫存考慮,他們正在減產,希望能“在短期內平衡供求問題”。而公司今年及未來的整體產能計劃目前也正在重新評估中。
LG-飛利浦表示,到第二季度末,液晶電視的出貨量預計比上一季度增長大約25%,但比之預計的數量要減少50%。而液晶電視的區域出貨量和上季相比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增幅,而在這之前他們的預計增幅是25%以上。LG-飛利浦還表示,預計到第二季度末,每平方米玻璃基板的平均售價會比前一季度下降15%,高于原來預期的大約6%-9%的水平。
產能的急劇擴大無疑將使液晶電視的價格下滑速度加快。因為2006年上半年42英寸面板價格下降20%,而42英寸液晶電視下降了17%,40英寸面板價格下降了15%,40英寸液晶電視同期也下降了15%。
價格下降的背后是利潤的加速縮水,但對于液晶屏生產線而言,如果不能保證毛利率在25%左右就會虧損。第七代線產能的放量增長與大尺寸需求間增長的不對稱,也讓計劃投產第八代線的廠商心存顧慮。
八代線在大屏市場落腳點不明
盡管很多人對近期建立第八代液晶屏生產線疑慮重重,但另外一種聲音則支持馬上上馬,因為目前市場對46英寸以上大尺寸電視需求增長較快。中怡康今年1~5月的統計數據表明,雖然46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零售量份額只有2.62%,但與去年同期的0.01%相比,增速非常明顯。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專業分會名譽理事長高鴻錦表示,對于平板電視來說,大尺寸肯定是一個趨勢,現在第七代線無論從規格、配套產品、成品率上都比較成熟了,投入第八代線占領更大尺寸領域也是難免。
我們一直稱等離子電視在大尺寸領域占據優勢,其實等離子的大尺寸概念一直在42英寸左右徘徊。據統計,42英寸的等離子電視占全部等離子電視的90%,雖然等離子廠家也在向更大尺寸的50英寸邁進,但動作都比較保守。
盡管賽諾樂觀地預測,2008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40英寸及以上規格比重將由現在的7%上升到15%以上,但在40英寸及以上的概念里,52英寸能占據多大的席位目前還不知曉。
因此對于投產能更為經濟地提供52英寸液晶屏的第八代線來說,是機遇還是陷阱都尚不可知。其實按照消費者歡迎的電視尺寸來推算,在液晶面板發展到某一代后停止加大面板尺寸是不是更為合理呢?
整機廠商在大屏市場意見分歧
盡管業內對第八代液晶屏生產線的說辭不一,但并沒有阻止國內整機廠商進軍大尺寸液晶電視的步伐,而且2008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40英寸及以上規格比重將由現在的7%上升到15%以上、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比重則更有可能超過1/4的預測,還是讓整機廠商興奮不已。
康佳數字平板事業部總經理劉丹就稱,康佳肯定不會停止向更大尺寸液晶電視進軍的步伐,今年年底康佳還將上市52英寸的液晶電視,并盡量使價格合理化。
廈華電子副總經理曾慶將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指出目前廠家多以32英寸、37英寸液晶電視為主,但今年42英寸和47英寸的產品增長較快,明年這一增速會更快,因此廈華也會加快大尺寸液晶電視的上市計劃。
不過長虹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吳定剛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認為目前等離子電視在超大尺寸(如42英寸、50英寸、65英寸)方面有著其他顯示技術無法比擬的優勢,產品尺寸集中在42英寸以上,而液晶電視目前還是集中在42英寸以下,尺寸做得越大成本將成倍地增加,42英寸以上的液晶電視還不能走入普通家庭。
看來不論第八代線什么時候上馬,是否上馬,未來都難以阻擋整機廠商進軍大尺寸的決心。而對于消費者來說,更低的價格和更新的產品,才是他們關心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