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在人民大會堂體驗LED照明
隨著十八大的順利召開,恢弘壯麗的人民大會堂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在這座世界上最大的會堂式建筑里,勤上光電也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不僅成功中標并順利完成了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滿天星照明光源改造,還見證了十八大的順利召開,開啟了企業新起航,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9208.htm沐浴著秋風,跟隨著代表們的步伐,走過天安門廣場,來到人民大會堂的正門,懷著震撼、激動、興奮的心情信步跨入寬闊的門廳、走進萬人大禮堂。萬人大禮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主會場,是黨和國家召開重大會議、舉行大型慶典及文藝演出的場所,總計可容納1萬人。這么大的空間里沒有一根柱子,無論從哪個方向都能沒有遮擋地看清主席臺,這堪稱新中國的建筑奇跡。大禮堂頂棚微微窿起,其與墻面呈圓弧型,穹頂與墻壁均設計成淡青色,兩者之間圓角自然過渡,渾然一體。特別是穹頂中央宛如紅寶石般的巨型紅色五星燈,周圍是70條瑰麗的光芒線和40瓣鎦金的向日葵花瓣,它象征著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在它的外圍,有3環層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燈槽,一環大于一環,同周圍裝貼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更是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觀。整個頂棚縱橫密布著500余盞滿天星燈,燈光齊明,宛如“眾星捧月”,蔚為絢麗壯觀。站在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的“水天一色”的穹頂下,站在這明媚絢麗不含鉛、汞的LED燈下面,人仿佛置身浩渺星空,不僅有LED帶給人類的關愛,更是讓人頓生“天人合一”之感。
據悉,北京人民大會堂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及國務院發出“建設節能型政府,做資源節約表率”的號召,對萬人大禮堂滿天星LED光源節能改造項目進行公開招標。由于人民大會堂的特殊性,對進入其中的LED照明燈具的安全性、穩定性、照度、顯色性等均有非常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對光線和燈光控制方面。勤上光電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領先的技術水平和良好的品牌美譽度從眾多優秀的LED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并成功改造了人民大會堂萬人禮堂滿天星照明光源。
在萬人大禮堂的燈光改造中,勤上使用210瓦、110瓦、60瓦LED燈具分別替代原來1000瓦、500瓦、300瓦白熾燈,其裝燈高度雖然在30米以上,但光線仍能達到非常好的垂直照度和亮度,改造后平均照度為原照度2-3倍,并直接省電達75%以上。同時還降低了燈具向會堂輻射的熱量約300千瓦,間接節約了空調用電,得到了大會堂管理方及出席十八大的代表和領導們的好評。
與此同時,勤上光電還完成了人民大會堂三區“七室一廳”LED照明光源改造工程,并將LED燈管、LED筒燈、LED花瓣燈等30000余盞燈具無償捐贈給人民大會堂。“恢宏壯麗,撼人心魄!”有代表這樣形容。在萬人大禮堂燦若星空的穹頂下閉上眼睛,十八大那雷鳴般的掌聲還像海嘯一般在大廳中回響,并經久不息。
如果把新中國比喻成一棵參天大樹的話,人民大會堂則刻載著共和國這棵大樹的政治年輪。從她誕生那一天起,這座凝聚了中國人民智慧和創造力量的宏偉建筑,就成了中國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就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活動中心。而永遠勤奮向上的勤上人,通過卓著的追求,不僅照亮了十八大的會場,見證了十八大的順利召開,并隨著十八大翻開中國發展史的新篇章開啟了企業新起航。
專家看點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秘書長吳玲:
LED趕上了從節能減排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大好時機,百年的照明工業遇到了半導體技術,確實是迎來了一個數字化、智能化的大產業時代。按目前來說,LED照明已有15年的發展歷程,如果一個新興產業培育需要20年的話,實際上現在還有非常關鍵的三年左右的時間。作為照明大國的中國如果要蛻變成照明強國,這對于業界而言,時間是極為緊迫,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中國有幾千家半導體企業,但很小、很散,中國也有一些發展速度較快,在技術集成、創新應用上有著很強的驅動力的企業,勤上多項技術成果及在工程應用上的成熟案例已充分向我們證明了“中國制造”“中國創新”的魅力。我們希望借由勤上這樣的企業,帶領中國LED產業走向更強、走向世界。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燕生先生:
在全球倡導節能減排和逐步淘汰白熾燈的大環境下,人民大會堂率先進行LED照明節能改造工程,既充分顯示了我國政府對LED產業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同時也是對LED產業的肯定和鼓勵,堅定LED企業信念,鼓舞產業發展。人民大會堂室內高度有30多米,對其進行照明改造,這對LED照明企業來說具有很大的難度,勤上在人民大會堂光源改造工程上取得的效果值得稱贊。另一方面,室內照明領域一些替代白熾燈產品的市場將非常廣闊,隨著LED照明產品的不斷成熟,質量不斷提高、價格不斷下降,未來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希望國內的企業要保證質量,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為市場提供高質量的LED照明產品。
中國照明學會名譽理事長王錦燧:
隨著白熾燈退出市場時間表的出臺,照明行業正處于革命性更新換代時期,促進LED照明的普及及民用化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如何讓LED這種綠色環保的新光源更快、更多、更好地照亮大街小巷和千家萬戶,實現普及應用呢?勤上近來的一系列舉措為行業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踴躍的嘗試。打造示范工程,適時召開新品發布會,推出一些先進的照明新技術、新產品、渠道戰略、解決方案及商業模式,勤上為LED照明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應該在城市照明改造中樂于接受并善于利用這些先進的科技、表現手法和理念,大力推廣節能節電新技術、新產品,降低城市照明能耗,加強城市綠色照明,提升城市照明品質,實現綠色發展。
中國照明學會秘書長竇林平:
LED產品及其應用在節約能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發展LED產業是完全符合當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是實現節能環保、促進綠色制造和可持續發展的具體實踐。
當前LED照明技術的創新更多體現在封裝領域,而這個領域的難點主要源于散熱技術。發熱給LED器件帶來很大地影響,它會極大的影響照明器件或者燈具的壽命,所以在封裝的結構方面,散熱技術給LED照明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勤上在人民大會堂滿天星改造項目上,突破性地解決了大功率LED室內照明的散熱問題,就這方面的技術而言,勤上顯然已走在行業前沿。把LED發光效率做得更好,多發光少發熱,不僅是勤上的追求,也是整個行業的追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