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新品快遞 > 中移動無線接入網演進路徑:從C-RAN到Nanocell

        中移動無線接入網演進路徑:從C-RAN到Nanocell

        —— 中國移動現網中基站保有量已經超過了92萬個基站
        作者: 時間:2012-08-21 來源:網易科技 收藏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運營商,中國移動現網中基站保有量已經超過了92萬個基站,WLAN熱點的數量也達到了280萬。這些快速增長的網絡基礎設施背后,是為了應對500倍到1000倍的流量增長;但遺憾的是,流量與收入增長完全不成線性關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5979.htm

          那么我們又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流量,并且把網絡高流量的負載變成收入增長的一個契機呢?在一方面,是要創造出更多更有價值的業務應用,讓管道具有更多的價值;而在另一方面,則是打造一個節能高效率的網絡,這張網絡具有更強的頻譜利用效率,讓管道具有更低的成本。

          總體來看,對于普遍缺乏互聯網基因的電信運營商而言,開發新業務的難度會更大一些,而聚焦于一些更加實用、實際的改良技術,來降低單位比特的傳輸成本,可能會更現實一些。中國移動顯然正在這條道路上快速前行,通過對現有網絡技術的革新與改良,以期重新獲得競爭優勢。

          當然,這是一個全面系統性的工程,涵蓋了接入網、傳送網、核心網和業務支撐平臺各個方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重點論述中國移動在接入網方面的革新之舉。因為接入網不但投資規模最大、環境最復雜、直接關系到用戶感知,而且也是幾個平面中現網壓力最大改變最迫切的。

          絕境

          這是一個令很多人沮喪的詞語,但事實就是如此。

          首先是頻譜資源的缺失,3GHz以下可以用于通信的頻段越來越少;最大的單一頻段也就是國內普遍討論的D頻段,我國政府還沒有最終確定劃分方式。如果采用高頻段組網,則意味著巨大的資本投入和難以保障的用戶感知,運營商是沒有多少興趣的。

          其次是頻譜的使用效率,我們已經走過了四代技術。每代技術的革新最核心的使命就是提升頻譜利用效率,就以目前的LTE(包括TD-LTE)技術而言,在Release 10中,將下行支持的天線數目將擴展到8個,傳輸峰值速率也就是30bit/s/Hz,提升的效率依然并不是很高。

          第三是如何保障用戶的感知,頻譜與技術只是一個方面,如果保持現有的蜂窩組網技術不變,中國移動就需要加大基站密度。現在在某些城區環境下,單基站的覆蓋面積已經不足500米,這對網規網優的挑戰非常大。同時,高密度組網只是考慮到了覆蓋容量能力,而沒有考慮到分享,網絡潮汐效應明顯投入回報低。

          同時,有超過70%的能耗出現在接入網層面上,在能源成本和社會責任的雙重壓力之下,網絡架構必須要綠色。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對現有的蜂窩通信系統進行系統革新,引入雨傘狀的多層次的網絡平面,有宏蜂窩也有微蜂窩,甚至包括現在的納米蜂窩Nanocell。

          正如中國移動總裁李躍所說的,中國移動希望在頻譜密度、使用效率等方面最大利用率最大化,將網絡效能成百上千倍的提升,但要保持現有的能耗水平。而C-RAN和Nanocell則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C-RAN

          業界關于C-RAN的討論已經非常多。從本質上講,在C-RAN是為了實現網絡更加集約化、簡單化、綠色化和更富效率,可以有效應對潮汐效應,有效提高全網利用率。

          在第一個階段,是實現小范圍內的中心化、一體化的部署,將數十個至100個基站部署在一個基帶節點上。據筆者所了解的情況,中國移動目前已經在7個城市進行了部署,其中有三個是聚焦于GSM網絡,有兩個聚焦于TD—SCDMA,另外兩個還在建設之中,到今年年底會有2G/3G/4G的多模。

          在第二個階段,是大幅度提升這種整合處理的能力。從中國移動目前在做的一個項目來看,它計劃將一萬個TD-LTE載波聚合在一個平臺上,打造一個超級平臺。大幅度降低每載波能耗,目標是每載波在5瓦之內,單位用戶成本控制在一美元,對于CAPEX的降低非常明顯。

          整體來看,第一個和第二個階段還是物理空間方面的集中,但在第三階段,卻是從根本上去重寫產業格局,實現IT和CT的深度融合。在這個階段,中國移動需要實現用基于IT的開放式平臺,實現基站虛擬化和軟件定義網絡,進行按需提供網絡資源。可以預見,在即將到來的TD-LTE網絡建設浪潮中,基于C-RAN這種架構的分布式基站將會成為重點。

          Nanocell

          當然,C-RAN更多的可以看出同等平面網絡的整合處理,考慮到網絡熱盲點、室內覆蓋以及特殊場景,中國移動還需要部署大規模、高密度的接入點,但這并不完全是我們之前廣泛討論的small cell(Femto形態)。

          從中國移動對于網絡技術的判斷來看,這種節點應該稱之為納米蜂窩Nanocell,它的一個關鍵特征是一體化的芯片,不但要兼容3GPP還要兼容WiFi,在成本方面甚至可以和消費電子相匹敵。從中國移動目前關注的焦點來看,首先要將TD—LTE和WiFi整合到一個納米節點上。

          面對如何海量的接入點,能耗和自動化控制是非常關鍵的。比如如何實現網絡對業務的良好感知,如果在覆蓋范圍內有業務需求,則會建立業務信道;如果沒有需求,網絡則處于休眠狀態,最大可能的降低能耗。

          C—RAN和Nanocell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技術,將共同幫助中國移動實現多層網絡的架構。C—RAN在NGMN的框架下,已經在六月份完成了第一階段工作,目前正在最后確定第二步的內容,包括成本分析以及難點技術解決方案,比如RRU-BBU傳輸數據壓縮、網絡處理加速軟硬件界定以及界面的開放性標準性。與C-RAN相比,Nanocell則還是個新生兒,但這是全球移動通信產業鏈都迫切需要的技術,在成本控制和網絡需求的雙向推動下,Nanocell這種高集成、低成本、自動化、智能化的網絡技術,前景肯定是美好的。



        關鍵詞: 中移動 無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英超| 翁源县| 图木舒克市| 贵阳市| 阿拉善盟| 荥经县| 洞头县| 嘉善县| 宜昌市| 上林县| 双桥区| 淳化县| 玉林市| 富顺县| 分宜县| 奉节县| 常熟市| 遂昌县| 邯郸市| 墨脱县| 如皋市| 枣强县| 仪陇县| 大丰市| 尼木县| 杨浦区| 大埔县| 饶河县| 黑水县| 香港 | 仁化县| 中卫市| 德安县| 麟游县| 靖远县| 兴化市| 靖江市| 信阳市| 龙口市| 遵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