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國產MOCVD“市場化”阻力

        國產MOCVD“市場化”阻力

        —— 國產MOCVD真正成功至少需要3年時間
        作者: 時間:2012-07-19 來源:高工LED 收藏

          對于一家高端設備企業而言,設備只是一個產品,更重要的是如何將它推向市場,以及客戶能否穩定使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4788.htm

          “持續的技術提升和客戶服務,需要很長的時間做支持。首先自己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做工藝測試,自己穩定以后才能推向市場。”近日,北方微電子總裁趙晉榮在接受《高工》獨家專訪時表示,國產真正成功,并走向市場化,至少需要3年時間。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 家國際巨頭Aixtron和Veeco,占據全球市場近90%的份額,2 011年取得近100億元的營收。高工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數據顯示,2 011年中國市場新增483臺,這幾乎全部來自上述兩家巨頭,預計2012年國內將再新增MOCVD250臺,而這也將主要依靠國外進口。

          或許是垂涎高端設備的暴利,從2011年開始,包括廣東昭信、思捷愛普、理想新能源、中科宏微、青島杰森等企業紛紛推出國產MOCVD,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南昌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也適時發布了MOCVD研發計劃書。一時間,國內出現了一股國產MOCVD研發熱潮。

          顯然,與過去幾次國產MOCVD熱潮不同的是,參與企業的目的更為貼近市場。一方面,設備的功能更加符合當前市場的主流,另一方面,國內已經有外延企業開始在試用一些廠商的設備。

          Aixtron和Veeco在MOCVD市場所創造的神話,正在被國內設備廠商所效仿。

          “國際廠商的設備雖然技術有優勢,但是受限于地域因素,服務有待提升。而這對于國產MOCVD設備廠商而言都是機遇,更重要的是國產設備具有價格優勢。”北方微電子副總裁劉韶華表示。

          “目前大部分國產MOCVD還處于調試期。”高工產業研究所研究總監張宏標表示,真正意義上可用的量產型的產品都還沒出來。記者調查了解到,對于能否成功推向市場,幾家設備廠商都沒有給出肯定的答復。其實不單單是存在諸多技術問題,對于后續如何推廣國產MOCVD,盡快實現市場化,卻是存在重重阻力。

          潛在競賽氛圍濃

          當數十家企業投入研發MOCVD時,萬萬沒想到,如今它們所面臨的競爭對手除了兩家國際巨頭,還有美國應用材料、日本大陽日酸、韓國周星等國外企業,更有包括天龍光電這樣的上市公司。

          近日,科技部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二五”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將實現國產化。

          這對于正在研發MOCVD的國內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國內有17家企業正在研發MOCVD,并且部分企業已經有了一定進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思捷愛普的MOCVD已經在乾照光電進行試用。

          今年初,天龍光電首臺MOCVD設備也已經完成中試安裝和調試,多項專有技術均已實施于該中試設備,將于近期舉行下線儀式。按計劃,2013年2月前將有MOCVD設備進入下游客戶裝機。

          5月,由理想新能源設備(上海)有限公司承擔的北京市科委2010年度重大科技攻關項目“MOCVD生產性樣機研制”通過驗收。理想新能源通過2年攻關,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OCVD反應腔,在多項關鍵設備技術和工藝技術上取得重要突破。

          恒泰證券投資經理管宣表示,對于這些高端設備,從性能上來講,如果國產MOCVD能夠達到兩家國際巨頭的水平,那么投資就是有價值的。

          理想新能源一位高層表示,Aixtron和Veeco仍在快速發展。我們希望國產MOCVD能夠迅速發展,但目前公司在技術層面仍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盡管國產MOCVD已經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但后續市場化之路顯然并不那么容易。

          趙晉榮認為,MOCVD國產化之路難在兩個方面,第一,一家企業絕對不是兩三年就能夠做出這一設備;第二,如果企業在這兩年內只是做MOCVD,那這家企業也很難生存,更不可能支撐到設備國產化的時候。

          “這一持久戰如果沒有足夠資金支撐,企業將很難堅持下來。”趙晉榮坦言,MOCVD的研發和制造是一個燒錢的過程,企業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政府 “雙刃劍”角色

          近兩年,各個地方政府鼓勵企業投資上游外延領域,并出臺了各種MOCVD設備補貼政策,無形中推動了MOCVD的外購熱潮。“某種程度上,政府成為Aixtron和Veeco營收翻倍增長的最大推手。”業內人士表示。

          在此之前,Aixtron和Veeco的業績表現并沒有如此樂觀和強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僅2010年,Veeco收入就創出歷史新高,達到9.3億美元,同比增長144.9%。而2010年以前,Veeco的收入變化并不大,甚至出現過負增長。

          而到了2 011年,隨著國內產能過剩危機顯現,MOCVD機臺訂購量迅速下降。數據顯示,2012一季度,Veeco收入就出現了縮水,同比2011年下滑45%

          對于國產MOCVD,目前還沒有這么好的“待遇”。上述理想新能源高層也表示,目前國家還未給予國產MOCVD研發及應用企業任何補助。

          記者隨后也致電幾家國產MOCVD研發企業負責人,都得到了相同的答案。

          “MOCVD設備最大的耗費在研發環節,生產制造其實相對比較簡單。”業內人士表示,大家應該相信民族企業有實力可以研發出符合市場需求的MOCVD,畢竟在這些跨國企業中,積聚了大量的中國研發人員。

          據了解,國際上通常把設備的研發費用定義為銷售額的10倍來計算,即一臺MOCVD的市場價格在1500萬元左右,至少應投入1.5億元研發費用。趙晉榮坦言:“MOCVD設備是一個很燒錢的行業。最后剩下的,不一定是技術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錢的。”

          對于如何推動國產設備市場化的問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應該由政府來主導。

          “國產MOCVD如果沒有政府的補助,肯定發展不起來。那么今后中國LED產業在國際上也就沒有話語權了。”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研發企業需要政府的支持,下游企業面對陌生的國產設備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政策。

          國產設備對于眾多外延企業而言也意味著“未知和茫然”,而這也成為擺在MOCVD企業面前最殘酷的市場現實。

          據記者調查,目前外延廠商對國產MOCVD設備的擔憂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國家對購買國產MOCVD有沒有補貼,第二,MOCVD設備每月運營成本需要100多萬,這一運營風險,由誰來承擔?

          清華同方副總裁王良海表示,國產MOCVD是要去開發,關鍵是誰能夠去買?

          “除非有國家補貼,不然這個設備就是白給我用,我也不敢用,因為MOCVD的維護成本太高了。”鴻利光電李國平舉了一個封裝設備的案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日本有幾家設備廠商一直在跟我們交流,他們也愿意給我錢,或是給予其他支持,目的就是讓我們考慮使用他們的材料。

          如此高的前期投入,短期內依靠市場很難推動。而要想真正實現市場化,還要考慮下游客戶的運營風險。



        關鍵詞: MOCVD LE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边坝县| 万安县| 合江县| 晋宁县| 建始县| 分宜县| 兰州市| 枞阳县| 伊吾县| 调兵山市| 安平县| 恩施市| 庆阳市| 张家川| 无锡市| 通化县| 昌图县| 铜山县| 桦南县| 罗源县| 鄢陵县| 临桂县| 于都县| 姜堰市| 沿河| 万山特区| 崇州市| 高淳县| 山东| 双峰县| 无棣县| 尤溪县| 吐鲁番市| 鹤峰县| 汾西县| 连平县| 克拉玛依市| 德钦县| 清水河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