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專題 > 無線充電收獲季節即將到來

        無線充電收獲季節即將到來

        作者:李健 時間:2012-06-1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對移動設備而言,電池充電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流程之一。你是否曾經厭倦帶著各種不同設備的充電器去旅行,你是否為了找到一條匹配的充電電纜而翻箱倒柜,在這些時候,如果可以擺脫這些電纜的束縛,該是多么美好的體驗,為此技術應運而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3643.htm

          市場前景

          充電設備與電源線說再見的日子也許不遠了。技術走進消費者視線開始于2010年,2011年多家日本廠商率先展示其技術相關商用設備,并且在2011年下半年開始有一些消費電子廠商將其用于智能手機等便攜設備的充電應用,逐漸開始走入大眾的世界。根據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 Markets的一份報告,全球無線充電市場將在未來五年內獲得井噴式增長,到2017年將形成超過70億美元的市場,而在2011年這一數字僅僅只有4.5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預計為57.6%。

          隨著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產品的不斷普及,生活中需要對便攜設備進行充電的場合也越來越多,市場對無線充電功能的需求也隨之不斷增加。預計在今后,我們將會迎來一個只需將自己的便攜設備放在像一張大桌子似的充電臺上的任意位置即可以進行充電的時代。為了實現這一愿望,有些公司已開始了電場耦合式無線充電模塊的批量生產,為便攜設備無線充電功能的普及做出了貢獻。雖然手機充電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但無線充電的市場推廣還沒有被廣泛接受。支持無線充電所帶來的硬件成本問題,以及效率低于標準有線充電的問題都需要解決。有線充電的電氣觸點會產生問題的充電應用場景是無線充電能夠真正發揮優勢的地方。例如要求設備能夠防水,或是在有液體或惡劣氣候條件的環境中工作。無線充電使這些設備能夠永久密封,并且能通過無線、非接觸式的方式充電。

          未來的無線充電技術將讓所有的移動設備嵌入內置和發射器,這些和發送器被無處不在的部署在公共區域,如咖啡館、賓館、機場、快餐店等。消費電子設備是顯而易見的目標市場,但醫療和工業便攜設備也是能夠從無線電源受益的應用細分市場,可實現防水外殼并減少充電端口,這些充電端口經常被使用,由于充電線的重復插入,可引起不必要的故障。

          無線充電的整個系統其實并不復雜,基本上包含了兩個部分,一個是連接電源的充電端發信器,另一個被充電電子產品上,跟硬幣大小差不多的,只要在一定的范圍內(跟據不同的技術距離不同),電源能夠瞬間自發信器傳到對應的接受器,從而實現電能的傳輸。可以說,對無線充電而言,設備是簡單的,充電距離與效率才是技術最核心的環節。

          無線充電技術原理

          無線充電技術的原理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首先發現了原理,即周圍磁場的變化將使電線中產生電流。到了19世紀90年代,愛迪生光譜輻射能研究項目的一名助手,也是后來的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證實了無線傳輸電波的可能性,并申請了首個專利。 目前短距離無線充電存在三種不同的商用技術,技術、無線電波技術和電磁共振技術,幾種技術各有特點。

          近期技術首先取得了突破,一些展會上展出的產品均是采用電磁感應原理取得的成功。電磁感應技術,通過初級和次級線圈感應產生電流,從而將能量從傳輸端轉移到接收端,由于電磁感應技術具有技術簡單、充電高效,并能夠運用于如滿布水、沙泥及灰塵的各種惡劣環境中,未來很有可能在幾種技術的較量中最先取得成功。電磁感應技術的優點還包括傳輸的功率可以從幾瓦到上百瓦,基本滿足了現在大部分消費電子產品特別是智能手機等充電需求最大的市場要求。但是,電磁感應技術也有自己的問題,首先是傳輸距離很短,必須接觸才能實現無線輸電;另一方面,無論是線圈和電路之間的屏蔽問題需要對產品設計加以改進,還是充電端要進行智能識別以判斷是被充目標還是其他金屬以避免誤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都是電磁感應技術快速普及面臨的最大挑戰。

          IDT先進用戶界面部戰略營銷總監Eric Itakura相信電磁感應技術背后有很多樂觀因素,因為其背后有一個聯盟機構(無線電源聯盟),迄今為止加入的會員超過100人。代表制造商的會員橫跨多個不同的細分市場,包括消費電子、電池、家具、汽車等。擁有廣泛的支持和設備之間最重要的互操作性對保證用戶體驗和承諾可在任何地點充電至關重要。除了支持這種技術的公司眾多,其他優勢還包括高效率,低成本、工作在非電離kHz頻率內,并把磁場控制在非常小的區域里、安全性高。但是其他技術和要求更長距離的應用還有發展空間。  

           無線電波技術也是發展較為成熟的技術,其基本原理類似于早期使用的礦石收音機。通過一個微型高效接收電路,可以捕捉到從某個指定位置傳送過來的無線電波能量,在隨負載作出調整的同時保持穩定的直流電壓。該技術的主要優點是傳輸距離長,并且可以對不同位置的設備進行同時傳送電能。但缺點也很明顯,一個是傳送功率小,充電速度會比較慢;而且傳輸的效率也比較低。無線電波技術比較適合的一些小功率或相對較長時間不移動的設備充電,并且非常理想用于物聯網的一些未來供電應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环江| 开化县| 西林县| 凌云县| 子长县| 孝感市| 仁布县| 海林市| 德州市| 桐梓县| 子洲县| 苍南县| 颍上县| 中牟县| 通江县| 新田县| 贺州市| 都匀市| 会同县| 九龙坡区| 巫溪县| 山东省| 九台市| 太谷县| 色达县| 抚顺县| 台安县| 边坝县| 牙克石市| 柯坪县| 驻马店市| 疏勒县| 资溪县| 阳山县| 商都县| 枞阳县| 汶川县| 大渡口区| 英吉沙县|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