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帶起投資泡沫 LED照明行業再掀上市潮
2011年“倒閉潮”過后,LED照明行業開始走向整合洗牌期,不甘心倒在黎明前最后一刻的眾多LED企業紛紛謀求上市融資。盡管行業難掩質量弊病,但頻繁下發的政策紅利逐步顯現,LED照明迎來新一輪上市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2803.htm據悉,自去年11月4日發改委等部門公布我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以來,諸如公開LED路燈采購招標、半導體照明“十二五”規劃等相關利好政策頻出。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了 《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十二五”規劃》,其中安排22億元補貼資金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
在政策紅利的帶動下,資本市場向LED照明行業伸出橄欖枝。2012年1季度,6家LED公司正式上市發行,2家過會待發,其中涉及LED照明的公司就有5家。
然而,熱錢所引發的泡沫效應也隨之而來,LED產業徹底被“炒”起來了,投資過熱后是難以平息的商業地產泡沫。
如此狀況必將加速行業整合,高工LED研究所所長張小飛認為:“LED照明行業在5年之內將有三場大的戰役,各個細分行業將會被劃分。”
政策下的“上市潮”
就在5月16日國務院推出節能燈和LED燈22億元補貼政策前9天,科技部發布《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征求意見稿)》稱,期內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培育20~30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龍頭企業,扶持40~50家創新型高技術企業,建成50個“十城萬盞”試點示范城市和20個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產業化基地。
加之國家發改委此前公布的《中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與國家三部委組織的2012年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公開招標等政策,光大證券分析稱,今年一季度末開始,LED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背光、照明需求大量涌現,訂單能見度恢復到兩個月左右,開工率環比大提升,龍頭企業甚至接近滿載。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出臺和政策補貼持續進行,LED景氣度將進一步上升。
在政策帶動下,資本市場向LED照明行業伸出了橄欖枝。2012年1季度,6家LED公司正式上市發行,2家過會待發,其中涉及LED照明的公司就有5家。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2012年上市的5家涉及LED照明行業的公司中,萬潤科技(002654,SZ)募集2.2億元投向新型高光效貼片式LED項目和LED綠色節能照明燈具生產項目;長方照明(300301,SZ)募集2.6億元對LED照明光源和燈具擴產;聚飛光電(300303,SZ)募集3.1億元擴產背光LED器件和照明LED器件;華燦光電(300323,SZ)擬募集9億元建設第三期LED外延芯片項目;利亞德(300296,SZ)募集2.8億元用于LED應用產業園建設項目。
上市融資的重要性也將在不久后逐一顯現。
深圳力合清源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劉建云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上市后的公司通常會向產業上下游延伸,給未上市的企業帶來壓力,同時由于LED行業具有資金密集型的特點,IPO成功的企業具有更大的優勢,從而加速行業整合。”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稱,“上市潮有利于LED行業的優勢公司募集更多的資金,在行業低迷時逆勢擴張,實施垂直一體化戰略,從而打通整個產業鏈的上下游。這不僅可以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提高行業集中度,擴大自身市場規模,在LED領域中占據一席之地。”
“上市潮的外因在于已經上市的LED公司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壓力逼迫未上市的公司尋求融資渠道,內因是在過去幾年國家政策的催化作用下,LED行業蓬勃發展,公司業績靚麗。在未來LED行業可能出現產能過剩、利潤增速下滑的情況下,目前是LED企業上市的好時機。”賀在華補充。
此外,LED企業上市密集的背后是國內外LED大廠長期看好國內LED照明行業,從而加速了并購步伐,在產業調整期加快全產業鏈的布局以實現資源整合。
賀在華認為:“從已經上市的LED照明類企業來看,上市融資是一條康莊大道。首先,募集到資金,保障新的投資項目運行;其次,降低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從而降低財務風險;最后,借助資本市場透明規范的監管來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和管理體系,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
但據了解,2012年已經上市的4家LED照明企業股價表現并不盡如人意。萬潤科技于5月17日創出上市以來15.55元的新低;聚飛光電26.05元的最新收盤價較上市次日29元的高點仍有超10%的跌幅;利亞德股價則已經從上市首日的24.98元下跌至17.01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LED照明類企業資金使用方向單一,短期內資金仍將應用于行業內產能擴張,一旦出現風險,對公司影響極大。
泡沫和質量癥結
如今,LED照明行業儼然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但隨之而來的是熱錢所導致的泡沫效應。
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會長全健認為,在房地產調控下,資本只能輸入到商業地產。但商業地產外表看起來很熱,整個市場卻不樂觀,原因在于渠道與終端都不暢通。這樣一來,只能選擇大賣場。
全健稱,“珠三角地區現在已有400萬方LED大體量商圈,如果加上佛山近期將要落成的200萬方,總數將達到600萬方。而廣州照明展覽會才20萬方, 這600萬方怎么消化得了?”廣州奧迪通用照明有限公司(AD照明)總經理關旭東則表示,在國家一系列的產業政策下,LED產業已經被“炒”起來了。
“事實確實如此,廣州已有光谷,小欖鎮、古鎮,以及深圳都構建LED照明商圈。”某LED照明企業策劃公司負責人高洪洋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 稱,“但實際效果并不好,LED照明企業并不需要這么大體量的商圈,只是LED產業投資比較熱而已,LED照明產品展銷被作為一個賣點。”
“有些LED照明商圈建得很盲目,資金進入后,圈地、建樓,就算完成。”高洪洋認為,LED照明商圈嚴重缺乏規劃。
來自高工LED研究院的相關調查顯示,以打造一站式配套的照明產業集中地為目標的廣州光谷,日均客流量不足百人。對此,高洪洋評論,“起初廣州光谷還是很成功的,但是招商之后,卻不能給產業和商家提供任何支持。”
除了熱錢流入導致的LED地產泡沫外,政策的推動也沒能解決國內LED照明燈質量參差不齊的現實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