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國內光伏巨頭將對美國雙反集體回應

        國內光伏巨頭將對美國雙反集體回應

        作者: 時間:2012-05-23 來源:燕趙都市報 收藏

          到目前為止,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出口的“雙反”(反傾銷、反補貼)懲罰性關稅初裁結果均已出臺,包括河北廠商在內的中國行業將面臨將近35%的附加關稅壁壘,記者從保定集團獲悉,國內行業將于5月24日對美國雙反初裁結果作出回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2748.htm

          在中國機電商會牽頭下,無錫尚德、保定、常州天合光能、蘇州阿特斯等國內一線光伏大廠,將于5月24日在上海召開應對美國太陽能產品雙反調查新聞發布會,針對美國雙反初裁結果作出集體回應。

          是河北最大的光伏組件廠商,英利相關人士對記者證實,此次英利面臨的反傾銷關稅稅率是31.18%,加上此前的3.6%的反補貼稅,累計面臨的雙反關稅壁壘近35%。

          英利方面表示,在美國終裁結果作出之前,將積極進行抗辯和申訴,爭取美國相關部門對中國的太陽能電池做出公平合理的終裁結果。同時公司也將繼續加大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投入,采取更加靈活和差異化的方式開拓美國市場,保持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的領先優勢和競爭力。

          據了解,雙反初裁稅率,將回溯90天,即河北企業今年一季度對美出口,都需要補交將近三分之一的懲罰性關稅。

          記者向英利問及在出口方面將作出何種對策,但英利并未正面作答。

          在英利2011年財報中,記者注意到,其去年毛利率僅為16.7%,比光伏行業火爆的2010年下滑了一半。在扣除35%的雙反關稅之后,英利對美國的光伏出口產品將處于嚴重虧本。顯然,在全球光伏行業不景氣、國內大批中小企業倒閉、大企業步履維艱的背景下,中國廠商已經沒有精力冒著虧損風險去占領美國市場份額。

          業內普遍認為,將近三分之一的關稅貿易壁壘,將使得中國光伏產品在美國的價格優勢蕩然無存,出口之路將被封死。中國廠商如果要開發美國這個光伏新興市場,唯一的選項就是在美國或海外建廠,繞過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壁壘。

          記者注意到,此前保定天威集團已經在美國等海外市場收購光伏公司,并計劃在當地建立組件工廠,河北晶龍集團控股的晶澳太陽能公司,其高層三月份也表示,面對美國雙反措施,晶澳將考慮在美國建廠,同時將通過第三國生產并向美國市場出口。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英利 光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仁寿县| 寻乌县| 盐津县| 拉孜县| 鄂托克旗| 阜新| 大石桥市| 南乐县| 漯河市| 上蔡县| 阳春市| 丹巴县| 聂荣县| 宁陕县| 思南县| 麟游县| 田阳县| 大足县| 高唐县| 晴隆县| 河源市| 平乐县| 通河县| 抚宁县| 富民县| 长垣县| 公安县| 临江市| 民乐县| 华蓥市| 顺平县| 砚山县| 广丰县| 五指山市| 黔南| 龙山县| 丰顺县| 南木林县| 巢湖市|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