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B3G后移動與固網的無界

        B3G后移動與固網的無界

        ——
        作者:唐雄燕 時間:2006-06-01 來源:通信產業報 收藏
        唐雄燕/文

          如果說PSTN是固網的2G,實施智能化改造后,固網步入了2.5G,而軟交換可以稱為第三代固網(固網3G),那么IMS/FMC將帶領固網走向B3G時代。

          移動通信界提出的IMS與固網通信界提出的軟交換,其基本思想和目標是一致的,都希望建立基于IP的融合與開放的平臺。從標準化和技術成熟度來看,基于軟交換構建固定NGN更為現實,難度也較小,國內外已開展了大量的商用試驗。而從技術趨勢來看,由于IMS的理想是建立與接入無關、能被移動與固定共用的融合核心網,即能夠為使用2.5G、3G、WLAN和固定寬帶等不同接入手段的用戶提供融合業務,開放與融合程度更高的IMS代表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固定與移動網絡融合的趨勢,更有前途。

          可以說,基于軟交換的網絡(包括基于IMS思想開發的軟交換)只是NGN發展的初級階段,我們將之稱為固網3G;而利用IMS在控制層實現FMC則是NGN發展的高級階段,不妨將其稱為后三代固網(固網B3G)。

          從固網的演進歷程,我們可以看到“融合”這一基本趨勢,固網2.5G(固網智能化)實現了用戶數據的統一管理以及話音增值業務的融合,固網3G(軟交換網)實現了話音與數據業務的融合,固網B3G(IMS/FMC網)將實現固網與移動的全面融合。

          但固定接入與移動接入終究有不同的特征(如不同的認證鑒權手段、不同的編號方式、不同的安全策略,對移動性管理的不同要求、不同的運營管理模式、不同的業務特性等),所以要將基于移動通信發展起來的IMS體系應用到固網中還需要進行大量改良。雖然今天NGN設備商言必稱IMS,即便是固網軟交換設備也都在依照IMS架構開發,但完全標準化、能實現固定移動融合的IMS體系架構和相關協議的成熟尚需假以時日,建立固定與移動網絡的統一控制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隨著融合的加深,傳統固網、移動網、寬帶互聯網甚至有線電視網等界限將會逐步消失。到那時,無論是固定網還是移動網,“代”的概念已不重要了,我們將迎來一個融合通信時代。(中國網通集團系統集成公司副總工程師)



        關鍵詞: 通訊 網絡 無線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东县| 镇康县| 新邵县| 瑞丽市| 巫山县| 长阳| 隆回县| 丹阳市| 呼玛县| 新泰市| 锡林浩特市| 衡南县| 临邑县| 常宁市| 巴塘县| 平塘县| 许昌市| 奈曼旗| 石阡县| 吉水县| 平乡县| 抚宁县| 竹山县| 凉城县| 黄梅县| 曲周县| 沅陵县| 洛南县| 临安市| 眉山市| 积石山| 安远县| 合江县| 环江| 北安市| 常山县| 内乡县| 泌阳县| 古田县| 安溪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