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能過剩 會否步光伏產業后塵?
“現在不是談論產能過剩的時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9662.htm任何新興產業發展初期,都會出現扎堆投資的情況。市場之手會發揮作用
盡管2011年廣東省LED產業實現產值1500億元,相比2010年又有了大幅提升,但這一提升是大量企業、大量資金涌入的結果,從企業自身的經營情況看,情況并不樂觀。LED行業上市公司公布的2011年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LED上市公司的收入與利潤增速幾乎呈全線下滑的態勢。“很多LED上市公司能從政府那里獲得高額補貼,否則,季報會更難看。”廣發證券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私下告訴記者。
作為行業龍頭的上市公司業績下滑顯著,中小企業的日子更艱難。中山小欖的一位LED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去年中開始,他們公司的LED庫存就不斷上升。“到去年底,公司實在是堅持不住了,只能給工人放假。等待市場回暖再開工。”
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山小欖、中山古鎮存在。深圳市LED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深圳倒閉的LED生產企業達80余家。一時間,“LED產能過剩論”籠罩著整個LED行業。
“現階段,我國LED照明產品,主要市場還是集中在歐美發達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歐美經濟不景氣,LED出口受阻,導致整個行業比較困難。廣東作為全國LED產業領頭羊,受到的沖擊也較為明顯。”深圳市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促進會名譽會長王殿甫(創維董事局原主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不過,王殿甫也表示,現階段還遠遠不是談論LED照明產業產能過剩的時候。“任何新興產業發展初期,都會出現扎堆投資的情況。當年國內有250—300家企業上馬生產電視機,現在只剩下6家。市場之手會發揮作用。”
王殿甫指出,LED產業的前景有目共睹,不能用短期市場表現來判斷產能是否過剩。“廣東省乃至全國LED產業的上中下游確實存在一定的不協調,但從整體需求來看,產能談不上過剩。相比擔憂產能過剩,更應該重視的是LED產業的質量提升和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以及如何大幅降低成本。沒有可靠的質量,沒有自主知識產權,沒有成本的下降,LED照明產業就很難實現突破。”
政策扶持加碼催化產業發展
廣東這一補貼政策的出臺,將對整個LED照明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
在LED行業人士看來,下游應用市場不啟動,LED照明產業就難以規?;?。不能實現規?;?,成本就很難降低。而在客戶(目前主要是政府客戶,也有部分商業客戶如超市、酒店等)看來,質量不穩定,成本降不下來,很難下決心推廣市場應用。這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LED產業的發展。這就需要政府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用外力打破這一僵局。
在上周舉行的廣東省LED室內照明產品標桿體系宣貫及培訓會上,廣東省科技廳發展規劃處一位負責人透露,廣東已經規劃珠三角地區兩年之內、全省3年之內,在公共領域普及LED照明。該負責人援引的是2月8日廣東省政府工作會議的一份《會議紀要》。根據這份“紀要”,到2013年底,珠三角地區要完成對公共照明領域使用LED照明產品的改造工作;粵東、粵西、粵北則要在2014年底前完成此項工作。今后在公共領域,涉及財政出資的建設項目一概采用LED照明。
“這一政策的出臺,意味著政府將加大對公共照明領域使用LED照明產品的補貼力度,將對整個LED照明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王殿甫表示。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廣東省通過示范工程的帶動產業應用,全省安裝LED路燈已超過26萬盞,示范路段超過2500公里,規模和進度均位居全國前列。不過,在廣東省的整個市場容量面前,示范路段已安裝的路燈數量不過是“小巫”。據悉,僅深圳市就有40多萬盞路燈,全省路燈數量高達數百萬盞。3年內在公共領域普及LED照明,將給LED照明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從而在應用環節推動廣東省LED產業步入快車道。
也是在上周,“十二五”綠色照明節改示范工程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會上,中國環資工委主任何學民透露,中國環資工委將在“十二五”期間安排80億元中央財政預算外資金采購400萬盞LED高效道路照明產品,同時將帶動不低于30億元的地方配套資金。為保證示范工程的質量和水平得到有效保證,中國環資工委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篩選出100家LED光源研發生產企業提供先進適用的高效節能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