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的中國之聲
—— 踏上國際征程
當時,她淚流滿面,腦袋里一片空白,然后給最好的朋友打了電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7716.htm她懷疑自己的能力:“第一,沒有外交經驗;第二,不是領域專家;第三,不是企業老板。我能行嗎?”
澳大利亞行業協會主席拉著她的手,如同父親對待女兒一般給她鼓勁:“今天這1500人的論壇是誰在推動?”
隨后,在一次酒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曹健林在給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光電子半導體異質結構發明人若列斯·阿爾費羅夫敬完酒后,第二位就是給吳玲敬酒。
“我腦袋里又是一片空白。”她說。
點亮未來
據岳瑞生介紹,目前這個由中國人發起成立并成功落戶于中國的國際組織ISA,成員已涵蓋LED全產業鏈,從設計、外延芯片、封裝、材料與設備、測試等各個節點無一缺席,產業界國際主角飛利浦、通用公司等均已加盟,國際領軍人物,LED藍光、黃光和OLED發明人已成為ISA咨詢委員會成員。
2011年11月,ISA第一次成員會議在廣州舉行。會議發布了《國際半導體照明戰略研發藍圖》第一稿;發布了第一個《全球各地區SSL產品最低性能規范(MPS)匯編》;并決定成立ISA標準技術委員會。
為了有效開展工作,ISA成立了5個工作組:全球半導體照明戰略研究規劃;全球示范工程;全球高端技術人才培訓網絡;國際標準與檢測方法的對話與合作;提升公眾對半導體照明的認知度。
然而,吳玲等人也意識到,ISA是個松散的國際組織,成立不等于成功,“我們拿什么吸引成員?有市場未必有話語權”。更多挑戰在等待著他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