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時監控系統技術方案
——
一、基本配置
采用集中監控、雙機熱備、分布式瀏覽的體系結構。全部管理人員都可以實時查看、檢索生產實時數據和報表,瀏覽采用internet方式。
中控室、計量室、值班室、辦公室通過網絡可以隨時查看實時數據。

二、要達到的目標
對鍋爐液位、溫度、爐膛溫度、水溫、分離器和電脫水器的壓力、油水界面高度等受控指標進行自動控制。
記錄全部檢測信號的歷史數據,并提供報表檢索、打印手段。
實時檢測過程報警和突發事件,并及時通知操作、管理人員。
提供工藝流程圖、報表、報警、趨勢圖等標準畫面。
對流量信號給予溫壓補償,并給出班、日、周、月、季度、半年和年累計值,同時可以根據日期、信號類型檢索打印。
對流量信號進行流量平衡計算,并計算缺損。
數據可以通過電話線與上級管理機構聯網。
儀表量程可以在線修改。
對涉及企業經營秘密的數據,可以設置權限限制訪問。
整個系統具有統一、開放式、應用規模可自由伸縮的、不可人為干預的、封閉的分布式實時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最大限度地提高數據的真實性,把生產過程信息提供給管理層數據庫,從而減少人為干擾,提高管理層數據庫信息的準確性和可信度。
計量室、中控室、辦公室采用統一的操作監控界面。
系統基于internet、符合Browser/Server結構,支持異地訪問,在用戶端通過普通瀏覽器就可以訪問的分布式實時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可移動的便攜式辦公環境使決策者在任何地區、任何國家都可以訪問生產實時的信息,實現便攜式遠程辦公。
罐存天然氣體積及重量、進入界區的濕氣流量、生產出的干氣流量、原油進量、原油含水量、原油外輸量、外輸天然氣量等生產參數實時傳輸到實時數據庫服務器,經過整理后提供給經理、生產調度、生產管理科室等部門,管理部門可以實時了解生產情況,安排指導生產。
三、參數一覽
序號 |
參數名稱 | 儀表信號類型 | 數量 | 防爆要求 |
1 | 儲罐液位 | 4-20mA | 4 | 防爆 |
2 | 外輸流量監測 | 4-20mA需做累計 | 2 | 防爆 |
3 | 可燃氣體報警器 | 4-20mA | 10 | 防爆 |
4 | XMT智能數顯控制儀 | 4-20mA | 4 | 防爆 |
5 | 外輸泵運行狀態 | 接點信號 | 2 | 防爆 |
6 | 加熱爐管線溫度信號 | 熱偶 | 6 | 防爆 |
7 | 加熱爐管線壓力信號 | 4-20mA | 6 | 防爆 |
8 | 分離器溫度信號 | 熱阻PT100 | 4 | 防爆 |
9 | 分離器壓力信號 | 4-20mA | 4 | 防爆 |
10 | 鍋爐壓力信號 | 4-20mA | 2 | 防爆 |
11 | 油水界面監測信號 | 射頻導納 4-20mA | 2 | 防爆 |
12 | 鍋爐液位報警信號 | 浮子接點信號 | 1 | 防爆 |
13 | 外輸泵運行狀態 | 電壓信號 | 4 | 防爆 |
14 | 流量監測信號 | 4-20mA | 3 | 防爆 |
15 | 外輸泵管線壓力信號 | 4-20mA | 2 | 防爆 |
16 | 外輸泵管線溫度信號 | 熱阻信號 | 2 | 防爆 |
17 | 分離器液位報警信號 | 接點信號 | 4 | 防爆 |
合計 | 62 |
四、設計方案
數據加密
網絡實時數據傳輸采取數據加密和壓縮手段,防止生產經營數據被非法察看,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
實時數據庫的存儲格式也進行加密處理,防止非法讀取。各職能部門只有被授權才可以訪問相關的實時數據及畫面,并且只能察看,不能修改。
畫面設計方案

采用瀏覽器/服務器的體系結構,所有工藝流程畫面、報表、實時數據庫均統一安裝于實時數據庫的Web服務器上,在廠領導和職能科室工作站上只有被授權的用戶才能訪問實時生產數據及相關畫面,否則絕不能訪問任何數據,上圖是一個工藝流程的例子。

瀏覽器風格的畫面設計減少了軟件使用人員的培訓時間,只要會上國際互聯網,就會操作和使用該系統。另外瀏覽器/服務器結構也減少了系統的維護工作量。
所有畫面分為主畫面和細目畫面兩個層次,細目畫面包括系統事件查看畫面、系統診斷畫面、歷史趨勢畫面生產報表畫面、流程圖畫面、報警處理畫面、總貌畫面等幾類。
歷史趨勢畫面可以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進行檢索,可任意設置歷史趨勢的現實時間段。
系統設置專門的事件查看和診斷畫面,事件系統可以記錄、查詢1年內的系統操作記錄。診斷畫面和系統報警配合使用,當系統某個部位出現不正常情況時,首先會發出系統報警,此時調出診斷畫面會迅速了解到發生報警的具體部位、原因和報警發生時刻,對于縮短修復時間很有幫助。
系統具有用戶管理功能,可為每個遠程登錄者分配口令和訪問級別,級別低的用戶不能訪問高級別的生產數據,事件系統可以記錄每個遠程登錄者的操作記錄。
數據的開放性
系統中的實時數據可以按照要求實時寫入SQL數據庫,實時系統與其它第三方軟件的數據共享。
技術指標
數據刷新周期:小于1秒。
畫面調用周期:小于3秒。
歷史趨勢保存時間:10年。
報警響應周期:小于1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