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在“藍海戰略”中求發展
訪Quicklogi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homas Hart
“藍海戰略”一詞出自近期熱銷的《藍海戰略》一書。簡單說來,紅海指對抗性強,廝殺得像血海的一片領域;藍海指可發掘創造力的汪洋大海。該書提出了追求創造性,而不是對抗性的戰略方法。
Quicklogic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Thomas Hart先生很推崇《藍海戰略》一書,并深有感觸。作為一家中小公司的主管,他回顧了Quicklogic的道路,正是在藍海中尋求發展,始終堅持不懈。
要有“一招鮮”
在PLD(可編程邏輯器件)領域,如今Xilinx與Altera兩公司幾乎占了80%的市場份額,而從業于PLD領域、專注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PLD的一大分支)的Quicklogic獨具慧眼,把產品優勢定位在低功耗上,主打FPGA最基本的功能—橋接。在消費類便攜式電子日益走俏的今天,Quicklogic認為其產品已經達到了量大面廣的時候了。
低功耗是Quicklogic的“一招鮮”,功耗甚至達到了微功耗級別。“競爭對手都在宣稱自己的PLD功耗很低,但我們做得更低。” 競爭對手的靜態(待機)電流是幾百毫安;而Quicklogic的是幾十微安!其原因在于制造工藝。
注意游戲規則
與大公司的競爭或合作就像與大象共舞一樣,要小心別被踩翻。
各公司在銷售方面,可看到以性能規則做游戲的技巧。如說某公司的低功耗產品沒有競爭對手,實際上只是把應用范圍縮小到一個特定領域,一個沒有在相同基礎上的比較而已。
由于Quicklogic在低功耗方面的突出成就,現在與瑞薩、三星等大公司展開了合作。并有更多的公司關注著Quicklogic。
藍海打造勝利
半導體業充滿著夢想與機會。今天的小公司,可能成為明天的大公司。AMI曾于1975年發明了PLD。1983年AMI與NS曾占有PLD市場90%的份額。現在,當年的兩家小公司—Xilinx與Altera,把PLD業務從龐然大物手里接了過去。兩家公司的成功在于沒有采用雙極,改用CMOS技術,解決了功耗問題。Xilinx還認為當時門設計太多,產品架構不對,改進成了門陣列(即FPGA)。
Hart在Quicklogic干了11年,當年他加盟時,公司的資金已消耗殆盡,正打算出賣。他的任務就是要把公司扭虧為盈。“當時我看公司的設備比競爭對手的更好,產品功耗低,芯片小,性能高,機會是有的。經過艱辛的努力,終于達到了目的。”下一步,工業人已不滿足于你提供一張很好的白紙就行了。他們希望你給出一攬子解決方案。這已超越了PLD本身,也是PLD廠商下一步要走的方向。
Quicklogic今后會變得有多大?“我們也不知道。”Hart先生掩飾不住心中的自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