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市場分析 > 價格競爭致使光伏雙D化時代來到

        價格競爭致使光伏雙D化時代來到

        —— 主要來自于大陸所造就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作者: 時間:2011-08-05 來源:國際能源網 收藏

          近期產業界高喊的布建「出海口」,以確保銷貨出處及訂單掌控,實際上,所謂的出海口,即是有效掌控太陽能系統終端的動向,但,不幸的是,過往這些由各國銀行支持的出海口,其實早已變成比「本錢粗」才有立足之地的港灣,大陸業者有政府大力支持及部分業者本身財力也夠雄厚,早已把出海口都占據了,臺廠連想都不用想沾上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2163.htm

          上述情況所造就不公平的競爭環境,早已讓產業如同步入存儲器及LCD產業般,所有的業者都在殺價搶單的紅海領域中沈浮,長期看來,如果不改變現況,有什么未來,實在難以想象。

          新技術及應用是臺灣產業曙光

          我認為,依要做系統端布局,就如同上述所言,耕耘太陽能系統已經不是有沒有富爸爸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富裕的國家在背后支持。

          臺灣業者可以依附富裕國家,像大陸市場把太陽能視為探勘新油源,把它視為是天然物資在開發,臺灣可以用其資金為它探勘,但如果技術被取代后,就需有認知是該退場之時。未來達到Grid-Parity后,同樣必須跟銀行借錢建置系統,同樣可能受大陸掌控。再者,臺灣廠可以維持代工現狀,像意大利設置的「排外條款」般,抵制大陸模塊,讓臺灣透過為歐美代工取得生存空間,只不過,在大陸模塊低價競爭下,目前看來,各國抵制都不見得可以有效爭取空間。

          最后,運用新技術的突破,或新應用領域的挖掘,跳脫殺價的紅海市場,找尋自己的藍海,轉變到其它應用領域,例如電子領域等,使獲利空間提升,我認為,這才是臺灣產業最該積極找尋的方向。

          目前模塊的價格,在全球很多地區早已達到太陽光發電及傳統電價成本相當(Grid-Parity),但是需求卻未有效爆發,主要即是部分黑心銀行、開發商(EPC)甚致是代理商等,都要賺一手,導致于系統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以致于需求無法有效被刺激。

          就臺灣的產業來說,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產業垂直集成不完整,以致于成本競爭力不足,多晶矽料源至今仍無法達到某種比例的自給自足;坦白說,現在再大力投入料源,恐怕也太慢了,因為多晶矽料源在2011年第4季開始,就被認定將隨著新產能的快速開出,而面臨供過于求的壓力,價格恐怕會快速下滑。

          現在投入多晶矽自制、恐怕成本競爭力遠不及那些早投入者,尤其價格又被預估將繼續向下,恐怕連生存空間都將受到嚴峻的挑戰。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光伏 太陽光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沿河| 阿拉善盟| 玉山县| 宜黄县| 永济市| 原平市| 阿克苏市| 洛川县| 左权县| 缙云县| 林芝县| 怀来县| 保德县| 宜兴市| 茂名市| 余江县| 昌图县| 泊头市| 宝清县| 丹阳市| 汕尾市| 政和县| 顺平县| 泊头市| 陇南市| 大兴区| 喜德县| 巨野县| 彭水| 临湘市| 鞍山市| 民县| 景东| 崇义县| 南阳市| 修文县| 凉城县| 九台市| 肃宁县| 南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