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平臺的寒地日光溫室群遠程監控系統設計
"通過使用NI產品,我們極大地縮短了系統開發周期和實驗的驗證時間。"– Fulu Wang,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8957.htmThe Challenge:
以NI LabVIEW為軟件核心,集成PCI6221,NI WSN,第三方OMRON PLC 控制器等硬件,共同構建寒地日光溫室群遠程無線監控系統。
The Solution:
通過使用具有良好人機界面和易于編程的LabVIEW,結合基于ZigBee協議的NI-WSN,實現對溫室環境參數的無線測量,傳送,顯示和存儲。使用DSC工具包,通過OPC server易于對溫室控制器OMRON PLC 的讀寫,實現對執行機構快速準確的控制。使用WEB server實現監控系統的遠程監控。
Author(s):Fulu Wang - 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地處寒地地區(高于北緯43°的地區)的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目前隨著日光溫室的迅速發展,該地區從國外引進并自行設計了大量日光溫室。經過調研走訪,由于高寒地區冬季惡劣的氣候條件,且溫室均以加溫溫室為主,在實際運行中存在著能耗大,自動運行故障率高,維修成本高,使溫室控制主要靠人工經驗手動管理,這是限制溫室作物高產、優質、高效生產的主要障礙。
本文基于LabVIEW軟件平臺構建上位機監控系統,結合基于ZigBee技術的無線傳感器,實現寒地日光溫室環境信息的無線采集,顯示,存儲。通過LabVIEW DSC Module 中的OPC SEVER,易于實現對PLC的讀寫,從而實時對現場設備進行監控,并通過WEB SEVER實現遠程監控。
監控系統設計
系統整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無線傳感器網絡由布置在溫室中的環境溫、濕度傳感器,土壤濕度傳感器及二氧化碳和光照傳感器組成,各傳感器將非電量轉化成隨環境參數改變的電量,以無線的方式傳送至以太網關接收端,再通過以太網接口傳至上位機。上位機運行基于LabVIEW實現的監控界面,實現環境參數的實時顯示,數據庫存儲,打印輸出,參數設置,報警,歷史數據查詢等功能。下位機控制器選用PLC,梯形圖編程簡單,在寒地溫室復雜的環境條件下,控制器可靠性高。
監控系統硬件實現
無線傳感器網絡選用NI WSN-3202 。NI WSN-3202測量節點作為一款無線設備,提供4路±10 V模擬輸入通道和4路雙向數字通道。18針螺栓端子連接器可直接與傳感器連接;設備提供的12 V、20 mA電源輸出可以直接為需要外部電源的傳感器供電。直接使用4節1.5V、AA堿性電池為該測量節點供電,4節電池的電量可持續工作3年。采集節點在2.4 GHz頻段上以無線方式將數據傳輸至WSN以太網關;WSN以太網關進而通過以太網連接至其他網絡設備。WSN-3202可配置為網狀路由器(mesh router),以拓展網絡距離并且將更多節點連接至網關。最多8個終端節點(在星形拓撲中)或最多36個測量節點(在網狀拓撲中)可連接單一WSN網關,支持最遠300米戶外視距。
溫度傳感器選用SHT75,濕度傳感器選用SHT75。主要性能指標是:溫度測量范圍-40℃~+123.8℃;精度±0.3℃(在25℃時);響應時間<8s;功耗20Μw(平均值);濕度測量范圍:0-100%RH;精度±1.8RH;重復性精度:±0.1%RH;數字量輸出。土壤濕度傳感器選用5TE。光照度傳感器選用TBQ-6。主要性能指標是:測量范圍0-20萬Lux;光譜范圍400-700nm;測量誤差<2%;電源電壓12/24VDC;輸出可選4-20 mA 、0-20mV。CO2傳感器選用CGS-3100。主要性能指標是:測量范圍0-2000ppm;測量精度±30ppm±5%(0-50℃);響應時間<30s;電源9-18VDC;消耗電流平均50 mA;數字量輸出。
數據采集卡使用NI公司M系列數據采集(DAQ) PCI-6221 卡。PCI-6221是一款低廉的M系列數據采集卡,在計算機上使用。它可以采集模擬信號、數字信號,擁有定時器的功能,同時還具有模擬輸出的功能,該數據該數據采集卡具有高性能的數據采集與控制功能。我們主要使用的是該采集卡的模擬輸入、數字量輸入的功能。用于位置固定的傳感器(如室外氣象站監測)的有線測量以及設備狀態的監測。與無線傳感器網絡共同構建完整集成的有線和無線測量。PCI-6221數據采集卡具有16個模擬輸入通道,2個模擬輸出通道以及24個數字I/O。
下位機控制器選用OMRON PLC CPM2AH 60CDR A,該控制器可靠性高,性價比高,編程簡單,設計周期短。通過計算I/O,本系統一共需要29路輸入,13路輸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