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門檻提高帶來集群效應
策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7126.htm作為“十二五”開局之年,沾染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邪氣”的多晶硅行情在2011年料定不會止步于此。在需求旺盛、政策利好的行業背景下,板塊內哪些個股值得投資者青睞?昨天,大同證券投資顧問付永翀給出建議。
龍頭企業優先勝出
付永翀認為外,一面是《準則》帶來的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行業整合將進入縱深階段,龍頭必將受益于規模優勢而率先勝出;一面是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市場必將偏好競爭力較強的企業。從這兩個角度,建議重點關注多晶硅業務占比較高的行業龍頭上市公司,如樂山電力、精功科技等。
薄膜太陽能因替代而漲
付永翀指出,從產品替代的角度,多晶硅價格的上漲有助于提高薄膜太陽能的需求。目前,晶硅太陽能和薄膜太陽能都是市場上比較主流的太陽能技術,短期而言,多晶硅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提升裝機的成本。因此,薄膜太陽能需求可能將會出現一定的提升。在此情況下,可以關注孚日股份等薄膜太陽能個股。
產業鏈一體化企業突出
付永翀表示,鑒于歐洲光伏補貼電價的基數較高,光伏補貼價格下調影響將低于此前預期。預計在歐洲市場帶動下,未來光伏裝機需求回暖有可能超預期。加之隨著“十二五”規劃的穩步推進,2011年國內光伏裝機容量規劃可能超過之前認可的20GW而達到30-50GW水平。
對“以銷定產”的光伏組件生產商而言,它們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一定的定價權,有一定的成本轉嫁能力。鑒于中間光伏電池、組件生產商的毛利率將相對穩定,在上游產品多晶硅價格面臨上漲壓力的時候,具有產業鏈一體化優勢的光伏組件生產商將相對更有優勢,包括海通集團、東方日升、超日太陽等。
公司
天威保變:專注于技術升級改造
天威保變董秘尹曉南:多晶硅行業的發展潛力是毋庸置疑的,公司已看到了這點,也已經踏進了這扇門,目前要做的就是如何站穩腳跟。目前,天威保變共有一個控股、兩個參股的多晶硅企業,綜合產能在7000噸/年以上。根據《準則》,一參一控企業均已符合相關準入原則,目前公司正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從節能降耗、擴大規模、降低成本等角度做細做強,預計改造完成后綜合產能將超過10000噸/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