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未來十年智能電網大發展

        未來十年智能電網大發展

        —— 電力設備智能化是智能電網的重要基礎
        作者: 時間:2010-10-25 來源:中華工控網 收藏

          從日前舉辦的亞太智能電力峰會上獲悉,科技部863計劃將在“十二五”期間投資10.5億元,用于重大專項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大規模風電接入電網、電動車、高密度分布式電源、太陽能發電、輸變電設備等20幾個課題。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對展開研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3836.htm

          專家指出,由于跨區送電是我國不可回避的問題,堅強網架和智能化將是我國未來電網的兩大支柱。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集成供電是未來我國的重要特征,將大大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并有助于降低凍雨等自然災害對電力安全的影響。鑒于目前智能電網側重在輸電側,未來5年,技術重點必須逐漸轉移至配電、用電領域。

          分析人士表示,“未來十年,是國家智能電網的大建設階段,想在這個領域賺錢的企業,要抓緊時間了,盡快研發出新的產品,否則就來不及了。”

          智能電網,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

          在綠色節能意識的驅動下,智能電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發展的一個重點領域。

          智能電網是電力網絡,是一個自我修復,讓消費者積極參與,能及時從襲擊和自然災害復原,容納所有發電和能量儲存,能接納新產品,服務和市場,優化資產利用和經營效率,為數字經濟提供電源質量。

          智能電網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基礎之上,旨在利用先進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設備技術、先進控制方法,以及先進決策支持系統技術,實現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高效運行。

          它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逐步演變,而是不是一場徹底的變革,是現有技術和新技術協同發展的產物,除了網絡和智能電表外還飽含了更廣泛的范圍。

          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堅強智能電網,全面提高電網的安全性、經濟性、適應性和互動性,堅強是基礎, 智能是關鍵。

          設備智能,實現智能電網的關鍵

          智能電網是未來整個電力網絡的發展方向,重點關注新能源發電,網絡的可靠性和效率。對于商來說如何在發電、輸電和配電、用電整個環節實現管控一體化、互動化是關注的焦點;而對于自動化企業來說,提供從發電到用電整個價值鏈中的自動化、IT和可控制的來滿足智能電網的需求,是占據未來電力市場的核心所在。

          是電網中重要的基礎設施,尤其是在輸配電網絡中。為滿足未來智能電網的需求,我們需用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電力設備。那么,如何才能實現電力設備的智能化呢?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互感技術、傳感技術、智能組件和通信技術等先進的科技使得電力設備智能化成為可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岚皋县| 海淀区| 定南县| 鞍山市| 汉源县| 萝北县| 邓州市| 富顺县| 瓮安县| 盐源县| 那曲县| 全州县| 沅江市| 凤山县| 十堰市| 涟源市| 宝丰县| 台州市| 和平区| 民勤县| 宁明县| 江山市| 万山特区| 海丰县| 垦利县| 游戏| 清新县| 塘沽区| 隆回县| 图片| 罗田县| 稻城县| 涿鹿县| 灵宝市| 宾阳县| 仪陇县| 万盛区| 九龙县| 邵东县| 内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