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使用基于PXI的儀器和高速流盤技術進行下一代射電天文接收機算法原型開發

        使用基于PXI的儀器和高速流盤技術進行下一代射電天文接收機算法原型開發

        作者: 時間:2010-09-0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另外,對于射電天文學而言,比較獨特的是需要測量隨機極化信號的部分極化,通常極化低于1%。在傳統系統中,成為直接式收發轉換器(OMT)的被動電磁設備插入在天線和第一個低噪聲放大器之間,將信號的正交部分分解為兩個獨立輸出。盡管這些設備的性能很好,但它們比較笨重,難以封裝,降低了效率,限制了它們在高集成緊湊接收器中的使用。數字正交模轉換器(DOMT)和DSSM一樣避免了這個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503.htm

          使用基于 PXI的和流盤技術的算法開發

          最后,將邊帶和極化重建所需的信號處理算法編程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固件中,實現實時運行。但是,標定和處理算法需要更廣的開發和測試。因此,我們需要足夠靈活的系統,對多個接收器概念進行原型開發,并使用不同算法重復比較相同數據的后期處理,同時仍然對八個通道高速同步采集大量數據。 HDD-8263與PXI模塊結合在一起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對DSSM的初始測試,我們使用工作在500 MS/s的 PXI-5152雙通道采樣器,采集相內和1250到1650 MHz前端的正交輸出。我們使用帶有1 TB存儲容量的NI HDD-8263 RAID流盤系統,對數據進行緩存和存儲。最大128 MB緩存以128 ms突發記錄數據。這為數字校正系數標定和超過60 dB的邊帶分離測量提供了足夠的信噪比。

          帶有四個DSSM接收機的8到12 GHz DOMT的后續測試使用相同的NI HDD-8263系統存儲數據。在設置中,我們使用工作在60 MS/s的NI PXIe-8105八通道采樣器。每個通道從模擬硬件的四個極化向量采集相內或正交相位成分。在這個例子中,以1.08 s突發記錄數據。

          通過將數據用流盤技術傳送到磁盤,用軟件對結果進行后期處理,我們在完成復雜昂貴的FPGA實現之前,對算法進行微調以得到最佳性能。

          結果

          我們使用NI和數據流盤硬件,相比使用實時硬件信號處理實現而言,我們更有效、成本更低地為DSSM和DOMT開發標定和校正算法。我們開發的算法和校正參數十分強大、精確并且在不同溫度下穩定。DSSM原型系統在單一標定之后實現了在12 °C溫度變換范圍內高于50 dB邊帶隔離,同時一次采集整個L頻帶(1250至1650 MHz)。兩個DOMT原型系統、三探頭和四探頭版本實現了在10 °C溫度范圍內,一次標定實現高于50 dB的極化隔離,同時采集9 GHz附近的60 MHz寬帶。

          有了這些結果,我們有信心在更大帶寬下用FPGA硬件實現實時算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泽县| 怀仁县| 徐州市| 陇川县| 晋宁县| 九龙坡区| 德格县| 牡丹江市| 合作市| 方山县| 永兴县| 兰坪| 博湖县| 沧州市| 肇东市| 崇仁县| 崇义县| 缙云县| 外汇| 枣强县| 南华县| 苍山县| 黎川县| 临西县| 乐都县| 永登县| 宜城市| 建湖县| 灵川县| 宝山区| 壶关县| 汝阳县| 聂拉木县| 诸城市| 德江县| 武强县| 黄骅市| 封丘县| 和平县| 资中县|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