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無線技術降低醫療費用
醫療機構迫切需要實用的健康監測無線設備,病患者可以佩戴著它,在家里正常地生活。佩戴在身上的無線傳感器網絡(WSN)使用價格低廉、具有互操作性、不會受到干擾的超低功耗(ULP)無線傳感器,它連接到實時顯示器上,例如手表,然后連接到家里的電腦上,而電腦則連接到互聯網上。運用這個有創新性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病人就不必住院或者可以縮短住院時間,卻仍然可以與他們的醫院經常保持聯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818.htmON World公司2008年8月的報告(“用于醫療保健的無線傳感器網絡”)得出結論說,到2012年,利用隨身佩戴的WSN可以為醫療保健行業節省250億美元。因此醫療保健系統有這個愿望便不足為奇了。而且,如果關于慢性病人增多的預測是正確的話,節省的錢可能會更多。但是,即使在經濟上有這樣明顯的優點,在目前無線技術并沒有用于監測健康。問題是為什么沒有呢?
讓醫療保健進入家中
把病人送出醫院不僅對醫療保健機構的預算有益。病患者在自己的家里康復,對他們本人也有益,他們知道這是安全的,如果有任何問題,醫生立即就知道。剛患病的人也會受益,因為在醫院找到床位的可能性更大。此外,可以減少社區的護理服務,因為護士不必到各處去做常規測量,例如量血壓、量脈搏、測量血糖。
而且,對“老齡化”的人口也有好處。傳統上,當老年人身體很弱時,他們離開自己的家,到看護所去。遺憾的是,這個決策通常是根據當局的利益作出的,而不是出于個人的利益,因為在一個機構里集體監測老年人的健康,而不是在他們自己的家里進行,容易得多─雖然更加昂貴。這意味著“鼓勵”較為健康而且還有能力的老年人離開自己的家,雖然他們不想這樣。有了無線監控,醫療保健機構就能對老年人的健康保持高度警覺,同時可以讓他們盡可能長時間地留在家里。這個辦法可以大量地降低成本,病人也會高興些。無線傳感器可用于監測生命體征,也可以知道諸如老人是否跌倒的情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