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行業整合在即 英利欲拋“加工廠”身份
4月19日,苗連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感慨:“以前大家都認為垂直一體化是好的,下一步專業化將是好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350.htm早在英利在美國上市之前,其一直宣傳的就是“完整產業鏈”,不賣中間產品,這也造就了其光伏組件生產成本較低和利潤較高的情況。
但是,“完整產業鏈”如今已經成了多晶硅光伏組件生產商的共同口號和戰略選擇。一些如中國兵器、保利等央企在內的多晶硅光伏組件生產企業,甚至將多晶硅光伏組件生產和下游的并網電站一起做。
當一種模式成為行業共行方式時,就不再具有競爭優勢(310368,基金吧)。轉型成為必然選擇,這次英利仍想起步在前。
苗連生表示,英利下一步要在光伏組件生產上做專業化,以先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在更遠的規劃中,苗連生想借助掛在英利名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力量,進入多晶硅光伏產業的上游,從技術標準制定上,成為一個品牌和技術標準運營商。
龐大的生產業務和工廠將進行業務剝離,或者直接委托其他企業進行“代工廠”。苗連生透露,英利近日正在和臺積電進行接觸,有望和類似的“代工廠”企業進行合作。
搭車“國際旅游島”
海南省對英利投資海南基地項目高度重視。正式簽約日期也精心挑選在4月19日,海南省解放60周年這一天。
當日,在海口市喜來登酒店,海南省省長羅保銘以及省政府有關的廳長們悉數到席。在講話中,羅保銘也表示,對于英利的項目給予優惠政策,“海南省有的立即就給,海南省沒有的全力幫助申請”。
據記者了解,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也對英利項目高度重視。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海南省打造“國際旅游島”當中,提出了建設低碳環保的國際旅游島,而缺乏相應的產業項目。英利光伏產業基地,正好幫助海南省結束了沒有光伏產業項目的歷史。
羅保銘表示,海南省發展不能僅依賴房地產開發,需要實體項目。諸如英利光伏產業基地這樣的項目,不僅可以給當地帶來新的產業支持,更可以作為工業觀光旅游項目,豐富海南省旅游的內涵。
而在英利看來,能搭上海南省“國際旅游島”的班車,也有自己一番深意。
苗連生表示,英利要逐步向光伏產業的上游走。英利在海南投資110億元建設的工業產業園,其中建設300兆瓦的多晶硅光伏組件生產線以外,還要建設旅游酒店和工業設計學校。
同時,英利還將在海南產業基地試驗大儲能項目,已經在試驗“飛輪儲能”項目,計劃用2-3年的時間研發出適合海島等獨立使用條件的光伏發電大儲能裝備。
記者注意到,在當天的簽約儀式當中,英利還與海南當地國企海南發展控股簽署了合作協議。在英利發展的諸多項目當中,海南發展控股將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
這意味著,英利投資海南省,已經與當地政府建立了密切的戰略合作關系。而這種關系建立,僅用了5個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