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NI M系列DAQ中使用的新技術

        NI M系列DAQ中使用的新技術

        作者: 時間:2010-04-13 來源:NI公司 收藏

          傳統上,使用RTSI總線來同步設備將使每個設備的最大時鐘頻率速率限制在10 MHz上。采用-STC 2技術的M系列設備中都有一個鎖相環(PLL),它可以讓系統中的每個設備將自身的80MHz基頻同步到10MHz主頻上。有了這項技術,所有設備不僅可 以同步到同一個主頻上,還可以利用板上所生成的更快的80MHz定時信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901.htm

          圖 3 M系列設備生成一個板上80MHz頻率與一個PLL,以同步多個設備

          -MCal技術 – 校準和線性化方法

          ADC以及可編程放大器等電子元件,都具有非線性特征以及由于時間和溫度影響而引起的漂移。要補償這些固有誤差,就需要設備的自校準。老式的數據采 集設備使用板上的精確參考電壓,在某個測量范圍內進行兩點式修正。這種方法無法避免ADC元件本身的非線性誤差,因此降低了設備的測量精度。另外,這種方 法只能在某一輸入范圍內進行校準,那么對多個不同輸入范圍的通道而言,測量精度就會受限于電阻網絡的容差。

          M系列設備則采用了-MCal技術。這是一種線性化與校準引擎(專利申請中),可以在所有輸入范圍內校準數千個電壓準位。NI-MCal將脈沖 寬度調制(PWM)和高精度的參考電壓結合在一起使用。PWM的占空比用來改變電平,以便能在多點進行自校準。在板載EEPROM中生成并存儲校準參數, 以模擬ADC元件的非線性特性,并更正后續的測量任務。

          與傳統的兩點式校準相比,NI-MCal技術的實現將測量的精度提高了5倍之多。另外,大部份M系列設備都改善了參考精度,將建議的校準時間間隔由一年提高到兩年,從而降低了設備的維護成本。

          NI-PGIA 2技術 – 專用放大器

          ADC在快速掃描多個通道時,其建立時間會大幅影響轉換精度。所謂建立時間,是指放大某信號使之達到某一特定測量精度標準所需的時間。如果放大器沒 有足夠短的建立時間,則被測量信號的量化將不準確。更短的建立時間可以在保證精度的條件下,允許進行更高速的采樣。因此,對任意給定的分辨率或精度,都需 要更短的建立時間。

          為了保證測量精度,NI在設計M系列設備時引入了定制NI-PGIA 2技術。M系列的每臺設備中NI-PGIA 2技術都針對成本、速度和精度進行了優化。例如,高精度的M系列設備中的NI-PGIA 2技術,針對18位的短建立時間、低噪音、高線性進行了優化。NI-PGIA 2技術通過最小化建立時間,可以在最大采樣頻率下保證設備的指定分辨率,從而提高了精度。圖4表明,高速的M系列NI-PGIA 2在20 V電階(最糟的案例)情況下,可以在1.5 µs內達到虛零誤差。

          圖 4 NI-PGIA的建立時間比傳統產品更短



        關鍵詞: NI DAQ 數據采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温泉县| 东平县| 佛山市| 察雅县| 神池县| 涞源县| 扶风县| 木兰县| 新兴县| 桂林市| 桑日县| 丰都县| 措勤县| 同仁县| 萨嘎县| 荃湾区| 谢通门县| 马山县| 田东县| 罗山县| 青冈县| 藁城市| 沧州市| 绥阳县| 安福县| 耿马| 余庆县| 凤阳县| 灵寿县| 蕲春县| 阿尔山市| 西畴县| 荥阳市| 延庆县| 抚松县| 湖口县| 随州市| 大新县| 东源县|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