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轉換及管理的數字控制
大多數的數字集成電路都包含了功率轉換控制及功率管理功能。當中的功率轉換控制 (反饋環路) 可以工作于連續實時模擬及接近于實時(需要一些響應時間)的數字狀態。其他功能會根據事件來觸發、編排程序和休眠 (存儲器)。硬連接邏輯可用于大批量的低功率應用 (<200W),它們一般工作于較高的頻率 (200kHz~2MHz) 和接近模擬控制速度成本也相對比較低。這樣能夠體現最堅固的結構,也不需要客戶作出很大程度的編程,甚至可以完全省卻 (接腳編程,或通過I2C 實現圖像用戶接口);而且又可以加快產品面市的速度。加入NVM能夠在集成電路設計中體現更高的靈活性,但會增加檢驗和確認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658.htm假如以一個模擬控制器,配合一個能夠支持I2C通信、并有時用來支持VID控制的數字接口,就可以形成混合式邏輯了。它會與硬連接結構共用相同的空間,但靈活性會比較低一點,成本也會高一些。兩者都主要用于直流-直流的領域。mC、DSP和DCP皆利用編碼(匯編語言或C)來實現更高的靈活性和速度,但成本會更高,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夠推出市場。不過,靈活性的增加使電路結構也會變得更加復雜,所以檢驗和確認程序的成本也會更高。
硅工藝
實施這些邏輯類型時所作出的技術選擇,一般都受到成本帶動;而隨著更低的亞微米技術 (0.15/0.18mm) 變得更經濟實惠,數字技術無疑更為占優,也因而加快了模擬到數字技術的轉型。到了某一個階段,“以更低成本體現更多功能”將為成為新的價值觀,取代“以相同成本體現更多功能”。在0.25mm的范圍內,模擬與數字結構的芯片成本早已相同,但隨著0.18mm范圍下的芯片成本下降,研發成本增加了一倍以上。(見圖1,來源ISSCC 2007 / SESSION 1 / PLENARY / 1.1)
在TSMC,0.15/0.18m m產品的生產量遠遠高于0.25mm產品(圖1,來源ISSCC 2007/SESSION 1/PLENARY/1.1)。預期規模經濟將會進一步促進有關的轉換過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