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87夢幻班機神經系統探秘
軟件平臺是基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5061.htm不論是對飛機、航天器還是戰場上的電子協同單兵裝備,追求更小的體積、更輕的重量以及更豐富的功能,都是永無止境的。如今的電子和半導體技術已經十分發達,芯片集成度非常之高,可以制造出體積更小、重量更輕的機載電子系統來完成大量復雜的任務,但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在越來越多的功能性軟件共用性能高、體積小、重量輕的硬件部件時,這些任務在同一個硬件平臺上會不會相互干擾?會不會亂成一團?如果一個軟件崩潰了,別的軟件是不是會也隨之運行不下去?而且,任何一絲一毫的差錯,都意味著寶貴的生命或者巨額的財產損失。
更嚴峻的挑戰是,航空設備幾乎都是多廠商聯合提供,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多種任務軟件共用電子平臺的難度。同時,在當今競爭極為激烈的航空航天與國防軍工市場,設備制造商必須在預算和時間要求都非常嚴苛的條件下推出功能非常豐富的產品。在達成這些商業目標的同時,這些設備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還不能打任何折扣。時間緊,經費緊,但設備還必須確保安全可靠,因為這可是人命關天的事情。
例如787夢幻客機雖然是由波音制造,但其中的電子系統主體卻是由GE公司提供,而GE公司又選擇Intel全資子公司風河公司作為操作系統提供商。多種軟件應用來自多家廠商,這就給兼容性、安全性、可靠性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為了應付這種挑戰,唯一的出路就是采用開放、靈活、標準化的架構,讓這么多不同的廠商在嚴格遵循開放標準的前提下,靈活地發揮各自的創造性。ARINC 653的核心就是一套工業標準,用來規范在時間和空間上如何來分隔計算機資源,確保無論再多的軟件運行在單一的硬件平臺上,都不會相互干擾和影響。
風河公司的Wind River VxWorks 653就是這樣一個久經考驗、達到商業級水平的操作系統平臺。
早在服務于波音787夢幻班機之前,風河公司已經在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服務超過26年,的Wind River VxWorks 653平臺更是其中的核心產品。就在不久前媒體有報道,在NASA的新一輪宇航計劃中,“戰神1號”載人火箭和“戰神5號”載貨火箭也是采用Wind River VxWorks 653作為操作系統。
不論我們乘坐在舒適的波音787夢幻班機里面,還是從外面觀看這個可以在萬米高空飛行的金屬殿堂,都不要忘記航空電子設備、特別是其中的軟件。正是這個先進的神經系統,既給了我們愉悅感,又給了我們安全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