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一種GSM基站中的串話檢測方案

        一種GSM基站中的串話檢測方案

        ——
        作者: 時間:2010-01-2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3965.htm

          串話現象是移動通信中較常見的故障現象之一, 由于在雙方的通信過程中出現了第三方的可懂話音用戶對該現象非常反感對運營商的投訴率很高。

          2 系統結構

          引起串話現象的原因很多,為分析串話產生的具體原因,要先分析系統結構。圖1為系統結構圖。

          

         

          圖1中,MS(Mobile Station)為移動用戶終端;BTS(Base Station Transceivers)為收發信臺,它可看作一個無線調制解調器,負責移動信號的接收和發送處理;BSC(Base station Controller)為控制器,它是收發信臺和移動交換中心之間的連接點,也為基站收發信臺和操作維修中心之間交換信息提供接口。一個基站控制器通常控制幾個基站收發信臺,其主要功能是進行無線信道管理、實施呼叫和通信鏈路的建立和拆除,并為本控制區內移動臺的越區切換進行控制等;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為移動交換中心,它是網絡的核心,是對位于它所覆蓋區域中的移動臺進行控制和完成話路交換的功能實體,也是移動通信系統與其它公用通信網之間的接口;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為歸屬位置寄存器;VLR(Visiting Location Register)為訪問位置寄存器;AUC(Authentication Center)為鑒權中心;EIR(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為設備標識登記器。BTS,BSC,MSC是系統的主要部分。

          3 串話現象及其產生的原因

          串話現象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雙通串話即在雙方正常通信的過程中, 其中一方能聽到第三方的來話。另一種是單通串話即通信的一方或雙方不能正常通話, 只能接收到用戶外的第三方的來話。串話現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

          (1).串話現象與MSC,CIC(電路識別碼)的管理、分配,電路板的工作狀態以及MSC和BSC之間CIC連接有關。CIC為電路識別碼,指MSC到BSC間的話音電路,CIC取值范圍是0-4095,電路群中每一個時隙對應一個CIC號。

          (2).MSC到BSC間的2Mbit/s鏈路連接不正確,如2Mbit/s鏈路間交叉,或2個2Mbit/s鏈路間的收發交叉等情況。

          (3).當MSC在通話結束后沒有釋放CIC,隨后又分配給其他用戶使用,也可能引起串話。

          4 串話檢測方案

          在每一次通話建鏈時,TC都會給基站下發一個長度為兩個字節的Call ID,ID的內容在每一次通話時都會不同。基站收到這個Call ID后,會將ID寫到語音幀中去,作為該次通話的標識。當語音數據從基站傳到BSC的TC(碼轉化器)部分時,TC就會取出語音幀中的Call ID,并將這個Call ID與自己保存的Call ID相比較,如果ID號一致,就認為語音鏈路正確;如果ID號不一致,就說明有兩條語音鏈路出現了串話,BSC會記錄串話日志。當語音幀在下行傳到另一基站側時,基站中的DSP模塊同樣地會對語音幀中的Call ID做一次校驗,用同樣的方法判斷下行鏈路是否出現串話。原理圖如圖2所示:

          

         

          3.1 Call ID的生成

          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每次Call ID的唯一性,CallID根據每次通話分配的電路識別碼(CIC)生成。因為同一時刻,不同的通話分配的電路識別碼是不同的。這樣,也就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每次Call ID是不同的。

          3.1 CaII ID的注入

          為了不影響通話質量,Call ID會寫在語音幀中沒被利用的地方。由協議中對TRAU幀的結構定義可以看出,C18-c21比特位是空閑的。因此,可將Call ID填寫在此處。如圖3所示:

          

         

          由于一個Call ID的大小是16bits,而一個語音幀的空閑比特只有4位,如果分成4幀注入Call ID(每幀4bits)的話,我們在提取Call ID時無法知道該從哪一幀開始提取。所以,將Call ID分成6份,前5份每份3bits,最后一份1bit。將放置第一個3bits的語音幀的C18比特位置一,其余的語音幀的C18比特位置0。這樣,DSP在提取Call ID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搜索C18為1的語音幀來獲取Call ID的前3bits,便于定位。例如,一次通話的CallID為373,換算成二進制并滿16位為:0000 0001 01110101,那么,這個Call ID在語音幀中的分布應該如圖4所示:

          

         

          5 結語

          根據在語音幀中加入測試比特位來達到檢測串話的目的,可以在不影響業務的條件下對基站的業務性能進行了解。檢測方法方便并且簡單,比人工測撥來定位串話的方法節省了時間,并且節約了開支。



        關鍵詞: GSM 基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邮市| 安塞县| 新兴县| 乐陵市| 榕江县| 邵武市| 冀州市| 渭源县| 施秉县| 阳曲县| 县级市| 太湖县| 阿坝| 华容县| 茌平县| 阿拉善右旗| 呼图壁县| 临颍县| 石城县| 灵川县| 宝鸡市| 双柏县| 鹤庆县| 黄梅县| 垫江县| 梁平县| 平塘县| 铜鼓县| 唐海县| 连州市| 北京市| 全州县| 通化县| 马关县| 松原市| 公安县| 元谋县| 日喀则市| 英超| 额尔古纳市|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