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兩岸合作基于市場但不局限于市場
在中國LED產業的發展進程中,中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到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主要做些什么?在中國LED產業發展中又扮演什么樣的角色?LEDinside對“中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阮軍進行專訪,對聯盟在中國LED產業中的定位與實際行動,以及中國標準的制定情況進行相關探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2526.htm2004年成立中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主要有兩個目標。目標之一是推動半導體照明產學研合作;目標之二是推動有品牌有競爭力的企業產生,目標很明確就是培育有競爭力的企業。
聯盟發展有5年多了,現成員包括企業、大學和研究所共153家,成員主要是承擔過中國國家政府計劃的以及在研發、產業方面有特色的企業,中國主要的骨干企業都包括在內。聯盟還在快速發展中,可以預計將來會有更多的同業加入其中。聯盟成員最核心層是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只有11家,但這11家綜合能力較強一些,許多決定是通過常務理事會共同表決決定的。理事單位有34家,相對成長性和競爭力也比較強。然而,還有是一些規模小但有其他特色的,例如有區域特色包括境外的,有108家。
聯盟成員不是想申請就可以,一定是要有規模、有較強的研發能力或特色的企業。目前聯盟是開放的態度,且資訊是公開的,包括飛利浦、歐司朗、Aixtron、Veeco類國際性企業也已經加入;其他企業,如GE和許多臺灣企業,也希望加入,主要是希望能夠共用資訊,了解政府的動向。
資金來源與運用
關于資金來源,阮軍表示,半導體照明被列入863計劃后,科技部編列了一筆經費,預計2006-2010年投入3.5億人民幣。通過計劃和聯盟的企業之間形成互動,把產、學、研目標結合,在前端的技術上,通過政府的資金投入支援。
聯盟成員單位或其他符合條件的單位可以提出科研計劃的項目建議書,由聯盟協助863計劃專家組進行篩選,然后把專案資金投入給它。產業聯盟秘書處收集意見,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決定經費投入的額度、時間、項目執行期,把錢投入這個企業。
資金支持的范圍包括產業鏈相關整個上中下游,還包括專利、標準、戰略制定、研發與檢測平臺等環境建設,MOCVD、重大示范應用等內容亦在內。例如奧運水立方的LED景觀照明工程,聯盟組織了全國的專家、企業、檢測機構參與。這次的3.5億元用完以后,下一個5年的預算,目前還在評估當中。
除了科技部的研發經費投入外,其他部委也會投入,因為政府各個部門都有經費。例如發改委、工信部、地方政府等都有相關資金的投入。如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正在組織實施綠色照明工程,透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照明產品的應用,已在考慮LED照明的補貼應用。
標準的制定
標準部分,半導體照明是跨半導體器件、照明、顯示等,應用的范圍很廣。大陸和國際不同,中國各個部分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例如顯示、外延、晶片與器件部分在工信部,照明的應用原來在輕工業聯合會,聯合會下面有個照明標委會,目前相關工作也轉移到工信部。現在行業標準在工信部,照明應用標準在全國照明電器標委會,螢光粉還有個稀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信號燈又屬于交通下面的標委會,道路照明的設計標準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現在參與LED標準制定主要的是工信部和照明標委會。
由于LED有交叉的地方,所以科技部就通過聯盟來協調它們之間的關系。而聯盟對他們也有經費支持,包括工信部的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所、電子13所半導體分立器件質檢中心等,他們從事標準的研究、制定與檢測。照明電器標委會秘書處在北京電光源研究所,還有兩個國家級的電光源檢測中心一個在北京,一個在上海,都有經費支持他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