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定義來看,能源電子主要著眼于能源生產、儲存、傳輸、節約和利用有關的電子技術領域。
在日前召開的光伏行業2022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表示,工信部電子司將加快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目前這一指導意見正在發布的流程中。這并非國家部委及政策首次提及“能源電子”——
一年前,也就是去年7月10日的中國能源高端論壇儲能安全專題研討會上,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徐文立便已透露,將加快梳理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重大終端應用等能源電子產業鏈條,研究制定支持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而同年12月初,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中,加快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也包含了能源電子。
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其中提及,推動能源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信息技術及產品與清潔低碳能源融合創新,加快智能光伏創新升級。
▌能源電子是什么?
根據定義,能源電子(Energy Electronics)是一個交叉研究領域,覆蓋電子、電池電化學、測控工程、電力電子、通信等多領域知識,主要著眼于能源生產、儲存、傳輸、節約和利用有關的電子技術領域。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電力轉換、電源管理、動力電池管理、微型能源采集(Energy harvest)等。終端應用領域涵蓋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航空航天等。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已參與設立“國家能源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后者聚焦特高壓直流輸電、柔性直流輸電、新能源并網系統、工業配電網、工業節能環保及電能質量治理等領域的電力電子應用產品研發。▌能源電子有望涉及哪些細分領域?
結合上文政策、定義及相關文章,《科創板日報》梳理了若干有望涉及的行業領域:1. 智能光伏與光伏電池智能光伏是前文《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中明確提及的一個領域,而從《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可以發現,智能光伏發展的一大目標便是,到2025年,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化轉換效率顯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裝備、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而近期,光伏電池——特別是HJT電池轉換效率頻傳喜報。中信證券也認為,HJT電池作為平臺型技術,未來通過與IBC、鈣鈦礦等技術疊加組成疊層電池,轉換效率極限值進一步打開,有望成為下一代主流電池技術。2. 逆變器福建省電子信息應用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高丁今年4月15日發布的一篇文章中,在“加快構建福建省能源電子融合創新產業生態的建議”部分,其提出,推動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尤其是加強關鍵原材料、儲能逆變器項目的布局。而逆變器是一種由半導體器件組成的電力調整裝置,主要作用之一便是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3. 電網信息化如今,電力系統信息化/數字化呼聲漸漲,前文國家能源局、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文件中,也強調了“信息技術及產品”與清潔能源的融合。目前,國家電網正在制定高速雙模通信技術規范,同時積極規劃“HPLC+高速無線”雙模技術和芯片應用。而在光伏發電部分,延長發電設備壽命、提高發電效率、對發電設備精細化管理、智能化運維、發電效率量\數字化監測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已有公司推出相關技術方案,與組件廠商合作,并已與光伏發電廠展開項目對接。4. 功率半導體近年來,功率半導體逐步拓寬在新能源領域中的應用,這一領域的兩大細分項包括IGBT及MOSFET。其中,IGBT是進行能量轉換與傳輸的核心元器件,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工業控制、智能電網和軌道交通中均有廣泛應用。另外,MOSFET可充當壓控電流源,用作開關或放大電信號。已有公司的MOSFET產品開始批量供給光伏微型逆變器客戶。5. 電池/電源管理對于光伏及儲能系統而言,電池管理系統(BMS)極為重要,其在提升系統效率的同時,還可有效提高電池壽命。研究顯示,得益于BMS的能源管理功能,當光伏電池系統電量不足時,將從電網中獲取能量;當光伏電池滿電時,多余的能量則可出售給電網。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