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直在學習單片機C語言,自從看了電影“超能查派”后,就一直想仿制一個里面的那個USB密鑰,所以最近研究了下,做出了這么一個東西,經過本作品學到了不少東西
所用單片機:AT89C51 下載方式:AVR_ISP
做本作品的用意是來學習I2C通訊,所以程序方面,在網上找了許多類似功能的程序,然后嘗試刪減修改其功能,比較不同來學習,最終終于實現了想要的功能,也算對I2C有了初步的了解。
采用24C08儲存密碼,然后采用單片機進行讀取,對比密碼是否符合,考慮到美觀問
- 關鍵字:
USB 單片機
- 以人為本,打造充滿科技能量產品的領導品牌貝爾金近日在中國上架了一系列為全新MacBook以及其他基于USB-C技術的設備而專門設計的USB-C連接線。
“通過USB-C連接線,用戶無須通過規格不同的各類連接器就可以使用計算機所有的日常基礎功能,”貝爾金產品管理總監Melody Tecson表示,“我們推出的全新USB-C連接線產品可以幫助用戶充分利用USB-C技術的優勢,進行快速安全地連接、充電以及數據傳輸。”
通過USB-C連接,用戶可以實
- 關鍵字:
USB-C
- 支持USB的新連接器標準“Type-C”的產品的開發日趨活躍。據USB普及促進團體——USB應用者論壇(USB-IF)介紹,在相關標準出臺后,已有多款支持USB Type-C(以下簡稱USB-C)的產品預定投放市場,“與USB的以往標準相比,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推進市場投放方面的準備工作”。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及谷歌的支持等成為積極因素,預計今后支持該接口的產品還將不斷增加。
USB-IF主席兼首席運營官杰夫·拉文克拉
- 關鍵字:
USB Type-C
-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是對一類微處理器的通稱。ARM是微處理器行業的一家知名企業,它設計了大量高性能、廉價、耗能低的RISC處理器、相關技術及軟件。ARM微處理器是一種高性能、低功耗的32位微處理器,該處理器廣泛應用于嵌入式系統中。ARM 9代表了ARM公司主流的處理器,已經在手持電話、機頂盒、數碼相機、GPS、個人數字助理以及因特網設備等方面有了廣泛的應用。在此,以ST公司生產的ARM 9系列中典型的STR912FW44X6芯片作為硬件開發平臺的MCU,完成了基于AR
- 關鍵字:
RS 232 RS 485
- 當然,本人已經不是電子控制器開發的新手了。從事單片機,DSP開發十多年,但是一直沒有接觸過嵌入式linux。2014年初由于公司的項目需要,決定引入嵌入式linux的平臺進行產品研發,從這個時候開始正式接觸嵌入式linux,并開始在linux上進行工作。到現在差不多1年半,現在將這個過程重新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也給自己留一個記錄。
“嵌入式linux新手入門手記”會是一個系列,記錄我從第一次正式開始在linux平臺工作,到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各問題的解決過程。當然,
- 關鍵字:
嵌入式linux USB
- RS-485總線型遠程測控系統已得到廣泛應用,這主要因為RS-485總線具有傳輸距離遠等特點。在傳輸速率為9600bit/s時傳輸距離可達1.2km以上,最高傳輸速率可達10Mbit/s,且只用普通雙絞線即可,同一對雙絞線上可以掛接多至256個以上的終端。有許多工業測控模塊都是采用RS-485總線型的,比如Adam、Nudan等,但價格較高。本文介紹的RS-485遠程測控系統結合傳統的分布式測控系統的特點、利用了RS-485總線的特點,而且巧妙地應用了AT89C2051單片機和CD4067多路開關,因
- 關鍵字:
RS-485 AT89C2051
- 并口是什么?回答這個問題,其實真的很讓人“狂汗”,身為工科男,計算機背后的那些接口都沒摸清門道,情何以堪啊!不過,本著掃盲的態度,我們還是勉為其難的再強調一下USB和并口的區別吧,區別USB和并口的主要目的是因為FPGA的下載編程器主要是并口的和USB接口的,很多人容易混淆。(特權同學版權所有)
USB大家都懂,先說并口,如今要在筆記本電腦甚至臺式電腦后面找個并口還真的不容易了,連咱在網絡上找個圖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圖1.3左側那個25PIN的接口便是并口,早期的打印機多
- 關鍵字:
USB 并口
- 整合USB 3.1控制器的100系列主機板(MB)即將出貨,當中不僅MB廠廝殺慘烈,英特爾(Intel)與祥碩對決的USB 3.1芯片戰況也備受關注。
據了解,為拉升市占,雙方報價跌速超乎預期,祥碩方案已跌破3美元,而傳輸速度遠勝祥碩方案的英特爾芯片,由10美元一路向下,現已不到6美元,除獲技嘉力挺外,也取得華碩、微星采用,使得擊退威鋒等臺廠的祥碩,原預期可拿下USB 3.1芯片大宗版圖目標恐難實現。
隨著蘋果(Apple)新款MacBook率先導入應用,以及英特爾Skylake平臺將于8
- 關鍵字:
英特爾 USB 3.1
- 為了實現對重大安全場所無線自動報警和監控,根據熱釋電紅外傳感的基本原理,設計并實現了一種接收移動人體輻射出得紅外線檢測儀,該檢測儀以ATmega16單片機為控制中心,融合了無線通信技術和信號檢測技術等,通過無線收發模塊與控制器通信,控制器通過RS-485與控制計算機連接,整個系統組成無線網絡,實現多路無線聲光報警和遠程監控。另外該系統還設計了顯示模塊方便數據的讀取分析。其設計具有實時性強,可靠性高,成本低,維護方便等優點。
隨著電子技術和微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給現代家庭防盜、車庫。辦公室
- 關鍵字:
ATmega16 RS-485
- 汽車行駛記錄儀中的USB HOST相關模塊由單片機、USBHOST接口、FLASH、鐵電存儲體(FRAM)、實時時鐘和電源管理等部分組成。汽車行駛記錄儀工作時,由單片機通過前端接口電路拾取汽車行駛狀態的各種信息,包括車速、發動機轉速和各種車輛開關信號等。汽車行駛記錄儀以實時時鐘為基準,把車輛信息按類別分別存入FRAM和 FLASH。需要從汽車行駛記錄儀中獲取汽車記錄狀態信息時,用戶插入優盤,單片機自動識別優盤并加載驅動程序,當完成設備枚舉和Bulk_Only傳輸協議后,單片機就可以把汽車行駛記錄儀中記
- 關鍵字:
USB HOST AT89C51RD2
- RS-485憑借其穩健耐用性和高可靠性,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嘈雜工業環境中最常用的應用接口技術。隨著越發寬泛的工作范圍以及與更高抑制性能組合在一起的趨勢催生了現代性能已經超過最初的RS-485標準 (EIA/TIA485)的收發器設計。
全新的收發器技術規格在組件數據表中給出了這些性能方面的提升,然而,這些技術規格經常被終端用戶,即系統設計人員,錯誤地解讀。例如,在對絕對最大額定值(AMR)部分與建議運行條件(ROC)下分別對給出的收發器最大電壓電平進行比較時經常會出現混淆。
用戶經常會問到
- 關鍵字:
TI RS-485
- 陀螺儀是用高速回轉體的動量矩敏感殼體相對慣性空間繞正交于自轉軸的一個或二個軸的角運動檢測裝置。利用其他原理制成的角運動檢測裝置起同樣功能的也稱陀螺儀。
陀螺儀數字可調式測試電源方案設計
了模擬實際裝備中陀螺電機升壓啟動、降壓工作的啟動方式,以及在不同電源頻率和電壓下對陀螺電機的工作性能進行測試分析,本文在普通三相方波電源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陀螺電機專用數字可調式測試電源,并通過測試實驗進行了實用性及可靠性驗證。
ADI ADXRS624:完整的陀螺儀傳感方案
ADI公司的ADX
- 關鍵字:
RS-232 ADI
- 作為傳統的語音拾取工具,單個孤立麥克風在噪聲處理、聲源定位和跟蹤,語音提取和分離等方面存在不足,嚴重影響了語音通信質量。如果使用多個麥克風組成陣列,在時頻域的基礎上增加一個空間域,對來自空間不同方向的信號進行實時處理,就可以彌補上述不足。現在已有的麥克風陣列采集處理系統中,大多采用4路麥克風陣列,這類系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語音增強、噪音抑制、聲源定位和回聲抵消等問題,但由于4個麥克風個數較少,只能組成一字線陣,十字陣等幾種特定的陣列形狀,三維空間的方向及距離判斷有較大的誤差。設計的16通道麥克風采
- 關鍵字:
USB CY7C68001
- 1引言
隨著單片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支持ISP或IAP的單片機芯片日益增加,這類單片機芯片的程序下載采用了下載線的方式。這種串行程序下載方式所用的電平為TTL電平,對單片機接口來說非常安全。單片機生產廠商推薦使用ISP程序下載方式,如AT89S5X芯片支持ISP功能,并用AT89S5X芯片取代了AT89C5X芯片。
另一方面,單片機的程序的寫入也從使用燒寫器寫入演化為使用下載線從計算機中將程序直接寫入。下載線就是將計算機中的單片機程序寫入單片機芯片的連接線。下載線與計算機的連接接口可分
- 關鍵字:
AT89S52 USB
- 1引言
隨著單片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支持ISP或IAP的單片機芯片日益增加,這類單片機芯片的程序下載采用了下載線的方式。這種串行程序下載方式所用的電平為TTL電平,對單片機接口來說非常安全。單片機生產廠商推薦使用ISP程序下載方式,如AT89S5X芯片支持ISP功能,并用AT89S5X芯片取代了AT89C5X芯片。
另一方面,單片機的程序的寫入也從使用燒寫器寫入演化為使用下載線從計算機中將程序直接寫入。下載線就是將計算機中的單片機程序寫入單片機芯片的連接線。下載線與計算機的連接接口可分
- 關鍵字:
AT89S52 USB
usb-rs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usb-rs!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usb-rs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usb-rs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