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射頻特性測量解決方案包括輻射功率和接收機特性的測量,本文介紹了測試原理和測試系統的組成以及測試過程...
- 關鍵字:
射頻 解決方案 測試 GSM CDMA
- 前言
隨著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MTS)網絡在日本和歐洲實現商用,市場對多頻段寬帶碼分多址(W-CDMA)收發器芯片的要求更加苛刻——除了縮小芯片面積和主板占用空間、減少組件數量、降低材料成本外,還要求芯片具備足夠的靈活性,不僅要支持工作頻段I,還要支持其他多個頻段。考慮到UMTS的全雙工性質,再加上支持所有頻段要求在面積更小的芯片上集成多個發射和接收通道,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這些通道之間的串擾,就成為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任務。第一顆采用0.13微米CMOS工藝制造的單芯片直接
- 關鍵字:
Infineon CMOS UMTS W-CDMA
- 3月28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移動)對外宣布,將于4月1日起面向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廣州、深圳、廈門和秦皇島8個城市,正式啟動TD-SCDMA社會化業務測試和試商用工作。TD-SCDMA產業鏈上企業終于聽到了來自運營商的那一聲“集結號”。
試商用兩步并做一步
中國移動市場部策劃處經理王帥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4月1日,中國移動將同步啟動TD-SCDMA的社會化業務測試和試商用兩項工作。一般來講,新建成的網絡需要先通過業務測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后
- 關鍵字:
TD
- 摘 要:語音編碼方案的選取對移動通信系統的通話質量、信道容量等有重要影響。討論了TD-SCDMA系統中AMR語音編碼的自適應機制,分析了AMR中代數碼本線性預測(ACELP)算法及實現過程。該方案可以在一塊TMS320C5510上實現,通過在TD-SCDMA系統的硬件平臺上自環測試,結果是理想的。
0 引 言
在語音編碼領域中,隨著傳輸、處理、存儲等各種信息量的巨增,信息的壓縮處理已成為迫切的要求,基于新的網絡和新的要求,無論是從節省傳輸頻帶資源,還是保持線路通信的高效率等方面來看,研究采
- 關鍵字:
TD-SCDMA 語音編碼 AMR
- 從中國移動為TD制定的資費來看,可以看出中國移動態度的謹慎,也可以看到中國移動在發展TD的過程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決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TD能夠順利被市場接受,中國移動在3G市場的先機將不言而喻
雖然4月1日是傳統的愚人節,但對于中國移動來說,選擇在4月1日TD-SCDMA正式放號,并不希望這成為一個愚人節的玩笑,與此同時,整個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無論之前遇到多少的猜疑和否定,但4月1日的試商用,對中國老百姓來說,終于有機會體驗到中國版3G究竟為何物,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興奮
- 關鍵字:
3G TD-SCDMA 中國移動
- 4月2日消息:昨天是上海3G手機放號首日,記者走訪卻發現,場面不如想像中火爆,有些營業廳甚至根本沒有提供該服務。不少市民指出,3G手機目前功能尚不完善,至于其主打的“視頻對話”,若對方沒有相同類型手機,則根本無法實現。
申辦點未見搶號場面
由于之前被炒得熱火朝天,加上是3G首次推出,包括移動方面都擔心會出現“搶號”。不過,即使在移動的人民路體驗點,開門時僅有一位等候申請的市民。在隨后
- 關鍵字:
3G 視頻通話 TD
- 2008年4月1日 中國移動于2008年4月1日在中國八大城市推出第一批TD-SCDMA手機,用于3G服務的商業試運營。這批手機全部基于ARM926EJ-S處理器,價格在人民幣2000到3800之間,是六家中國本土及國際廠商制造——包括海信、中興、三星和LG 。
- 關鍵字:
中國移動 TD-SCDMA
- 在日前中國移動宣布國產3G標準TD-SCDMA 于4月1日試商用放號的同時,中國移動也首次表明了其在TD-SCDMA方面的政策,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稱,“TD-SCDMA既要從國際戰略出發,更要按照市場規律操作,取得商業化的成功,中國移動呼吁各方支持TD發展,中國移動也有在社會各界支持下推動TD發展”。這也是中國移動首次明確表示支持TD-SCDMA成功。
推動TD產業成熟
中國移動是在TD-SCDMA試商用放號的媒體溝通會上做上述表示的。中國移動綜合部副總經理
- 關鍵字:
TD
td-cdma介紹
移動通信標準的簡寫
TD-CDMA (3G標準之一)TD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TD-SCDMA。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中文含義為時分同步碼分多址接入,該項通信技術也屬于一種無線通信的技術標準,它是由中國第一次提出并在此無線傳輸技術(RTT)的基礎上與國際合作,完成了TD-SCDM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