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了2011~2012年的產能過剩市場低迷之后,國內LED市場在2013年迎來拐點,行業回暖跡象明顯。
以LED重鎮廣東為例。據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2月28日發布的報告,廣東2013年LED產業總產值為2811億元,同比增長三成。其中深圳LED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大關,位居廣東省首位。
“一方面技術進步致使LED照明產品價格走低,從而促使市場接受度提高;另一方面公共照明開始大力推廣、室內照明市場逐步打開,以及背光需求增加,促使市場需求真正走高。”
- 關鍵字:
LED 照明
- 隨著LED產業鏈逐步進入黃金發展期,下游應用市場空間逐步打開,具有品牌和渠道優勢的企業有望獲得歷史性發展機遇
公司在保持傳統業務優勢地位的同時LED業務13年下半年明顯放量,并有望成為驅動公司新一輪發展提速的重要引擎
投資邏輯:
我們看好照明應用領域發展前景的主要邏輯:LED市場崛起+市場集中度提升。我們預計全球照明市場規模約在千億美元量級且保持穩定增長趨勢,未來三年LED照明滲透率將從當前10%向50%以上水平快速提升,LED照明市場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同時,照明應用領域龍頭憑借既
- 關鍵字:
佛山照明 LED
- 我國政府09年開始補貼LED照明產業,造成行業出現井噴式發展。但由于當時欠缺制造相關晶片的技術,要從外國引進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設備(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即MOCVD),造就兩大國際巨頭美國Veeco及德國Aix-tron壟斷內地MOCVD設備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有LED業界直言:補貼很大部分被美國人和德國人拿走了,并指情況不利行業整體發展。事實上,MOCVD設備占LED外延芯片成本四至五成,對LED上游產業來說負擔可謂不輕。國內同
- 關鍵字:
LED MOCVD
- 為迎合LED照明市場需求成長、單價走低趨勢,各LED廠不斷透過提升技術、創新應用等方式來開發新產品,目標為壓低整體燈具成本。例如LED封裝廠艾笛森及韓廠三星先后推出導入直下式背光概念產品〈LED元件搭配透鏡〉,降低單一照明模組產品所使用的LED顆粒數。
三星推出最新采用二次光學透鏡的LED模組產品,在這項新的LED模組產品中,改變過去僅采用LED封裝元件的方式,增加二次光學透鏡(lens)的設計,如同直下式背光采LED封裝元件加上透鏡的設計,有效減少燈具與模組的厚度、打開發光角度,同時達到LED
- 關鍵字:
LED 照明
- 市場失序 LED照明業進囧途
我國將于10月禁售60瓦以上鎢絲燈,并預期后年10月禁售15瓦以上鎢絲燈。隨著有關限期日近,大陸LED照明股亦出現一番炒作。但產能過剩問題未解,加上欠缺規范導致市場失序,以至民眾未必愿意更換已有的節能燈,不但令行業銷售井噴預期有機會落空,企業盈利空間亦受擠壓,這個備受補貼支撐的紅火行業發展竟陷入囧途。
井噴預期不現實?
環保行業從來都被視作朝陽行業,發光二極管(LED)照明行業亦不例外。尤其中外政府正逐步禁止售賣傳統鎢絲燈泡,節能燈具成為必需品,LED照
- 關鍵字:
LED 照明
- 藍寶石產業開拓多元化出海口,供不應求情形日益顯著,圖案化基板廠銳捷,更坐擁獲利王寶座,法人估計公司去年將賺進EPS 5元(新臺幣,下同)以上,今年產能倍增前提再朝一個股本邁進,上周四于興柜再度上漲7.62%,收盤價150元,穩坐獲利、股價、產能三冠王。
回顧藍寶石2011年風光時期,藍寶石產業元老鑫晶鉆、兆遠、晶美、越峰,股價都高掛在百元以上,其中晶美還曾漲破200元,比照如2月27日收盤價鑫晶鉆20.06元、兆遠38.95元、晶美46.4元、越峰51.9元,藍寶石公司經過兩年的產業調整瘦了不少
- 關鍵字:
藍寶石 LED
- 2014年我國對外貿易形勢既有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傳統比較優勢弱化以及“入世紅利”趨于消退等比較嚴峻的一面,也有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跨境電子商務等新型貿易方式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出臺一系列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措施等積極的一面。因此,結合我國LED產業發展的現狀,綜合判斷,我國2014年LED燈具出口所面臨的貿易形勢略微好轉,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
出口形勢愈趨復雜化
總的來說,2014年我國對外貿易形勢既有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傳統比較優勢弱化以及&ldquo
- 關鍵字:
LED 照明
- “2014年,LED市場特別是商用照明市場將會迎來大爆發。”2月25日下午,寧波市照明電器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林康一見記者就開宗明義地說道。
據該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寧波市從事LED照明產品生產的企業已達到創紀錄的1115家。2013年,寧波市燈具行業總銷售額約450億元,其中LED產品銷售額首次超過傳統燈具,約230億元,較2008年30億元銷售額已增長近7倍,傳統燈具企業轉型之路已初見成效。而2014年該市LED照明產品總銷售額則有望突破300億元。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搶在LED照明進入旺季之前,晶電26日在其官網上宣布,與全球第一大LED照明廠飛利浦達成交互授權協議,授權范圍涵蓋藍光、四元LED的磊晶與晶粒制程。
晶電總經理周銘俊表示,透過本次交互授權,晶電可以加速創新的速度,致力于開發新產品及技術,此外,公司認為智慧財產權在LED產業仍然是極為重要的資源,此次交互授權亦展現領導廠商對無形資產價值的重視。
晶電也曾于2010年與日廠豐田合成締結交互授權合約,也是讓彼此(包含子公司)可使用對方關于三五族半導體發光二極體(LEDs)技術之專利,透過
- 關鍵字:
晶電 LED
- LED應用成熟帶動整體產業進入照明世代,也開啟專利布局新一輪的局勢。臺灣LED廠商近年來都積極投入技術研發與專利布局,為的就是在新一輪賽事中搶到新的利基點,臺灣LED晶片廠晶電在2014年2月26日宣布與飛利浦(Philips)進行專利交互授權,這也是飛利浦首次與臺廠進行交互授權,此舉意味著晶電的技術與專利能力已受國際肯定,張開的專利保護傘也為將來的攻城略地帶來更多保障。
LED基礎專利過去掌握在飛利浦(Philips)、歐司朗(Osram)、Cree、日亞化(Nichia)及豐田合成(To
- 關鍵字:
LED 晶電
- 往往談論一個問題,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自己辯論自己的觀點總會贏得上風,這是常理。現在有不少LED照明方面的辯論會,可以拿與會者“火爆”來形容。在辯論前我想大家都會知道誰能勝出!原因很簡單未來是LED并無懸念,只是時間的問題。阻礙時間進程無非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光效;二是性價比。
我們在看電影時,遇上正義與邪惡之爭,匪徒與公安干上了,結局我們都會很明白,現在你只管欣賞過程。只是最好的對《LED照明辯論會》比喻。我想還是實際點好,而不是拿納稅人的錢為LED照明工程買單。國家
- 關鍵字:
LED 照明
- 在剛剛落幕的2014廣州國際LED展會上,大屏幕顯示業績榜發布的小間距LED顯示屏測試標準無疑是整個展會最引人矚目的活動之一。業績榜在蘇州日月成科技的展位上現場演示了小間距LED顯示屏的優劣對比測試。同時,小間距LED顯示屏專家張強先生為大家做了非常精彩的現場講解,吸引了眾多的顯示屏廠商、配套商、渠道商和用戶,現場反響非常熱烈。
小間距LED進入室內顯示的市場逐漸成熟,因而小間距LED顯示屏在本屆展會遍地開花,各大顯示屏廠商幾乎都推出了自己的小間距產品。但是,因為室內顯示與傳統的顯示屏市場無
- 關鍵字:
LED 顯示屏
- 據悉,目前制約LED照明推廣的最大問題是LED燈的價格問題,面對相對于節能燈成幾倍,對白熾燈成幾十倍的價格,消費者往往退而求其次,雖然LED燈價格在不斷下降,但仍然離消費者所能接受的相距甚遠。
一、LED應用產品散熱難
結構設計在燈具中大概占20%,一直以來中國勞動定價都會定價很低,20%成本認為很合理,最大的問題是怎樣更有創新,設計更合理。
散熱成本要維持在5%,實際散熱設計很簡單,把住兩個方向:一是,LED芯片與外散熱器件路徑越短越好,越短你的散熱設計就越好;二是,散
- 關鍵字:
LED 芯片
- “2014年,LED市場特別是商用照明市場將會迎來大爆發。”2月25日下午,寧波市照明電器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林康一見記者就開宗明義地說道。
據該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寧波市從事LED照明產品生產的企業已達到創紀錄的1115家。2013年,寧波市燈具行業總銷售額約450億元,其中LED產品銷售額首次超過傳統燈具,約230億元,較2008年30億元銷售額已增長近7倍,傳統燈具企業轉型之路已初見成效。而2014年該市LED照明產品總銷售額則有望突破300億元。
- 關鍵字:
LED 照明
- 搶在LED照明進入旺季之前,晶電26日在其官網上宣布,與全球第一大LED照明廠飛利浦達成交互授權協議,授權范圍涵蓋藍光、四元LED的磊晶與晶粒制程。
晶電總經理周銘俊表示,透過本次交互授權,晶電可以加速創新的速度,致力于開發新產品及技術,此外,公司認為智慧財產權在LED產業仍然是極為重要的資源,此次交互授權亦展現領導廠商對無形資產價值的重視。
晶電也曾于2010年與日廠豐田合成締結交互授權合約,也是讓彼此(包含子公司)可使用對方關于三五族半導體發光二極體(LEDs)技術之專利,透過
- 關鍵字:
晶電 LED
micro-le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micro-le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micro-le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micro-le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