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經濟漸趨穩定和中國市場強勁復蘇的背景下,2010年中國電子設備制造商將面臨難得一遇的大好發展機遇。那么,2010年中國電子市場有哪些應用熱點值得我們期待呢?
第一大應用熱點是智能手機和3G手機
根據拓撲產業研究所的最新資料,智能手機價格將持續降低,逐步滲透多功能手機市場,2010年出貨增長29%;而3G手機將滲透新興市場主要城市,WCDMA/HSDPA/LTE通訊技術演進成形。如今中國大陸已替代臺灣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設計地,手機制造商將直接受益于智能手機和3G手機市場的強勁增長。而手
- 關鍵字:
智能手機 數字電視 3G
- 工信部今日公布了“2009年11月份電子信息產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11月,我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比1-10月提高1.3個百分點,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43570.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受3G建設的拉動,移動通信基站產量同比增長112.8%。
就在前不久舉行的“2010年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曾預計,今年全年我國將完成3G投資1435億元,建設3G基站28.5萬個,用戶超過1000萬
- 關鍵字:
電子信息 3G 移動通信基站 通信設備
-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21日表示,明年我國信息產業確定三大發展目標,將進一步增強信息產業服務經濟社會能力。
一是以3G和TD發展為契機,加快推進通信業轉型發展。繼續支持3G建設,做好TD及演進技術研發、標準研制與產業化。加強對增值電信業務政策支持,促進融合型技術和業務發展,推動向融合化、多媒體化和集成化綜合信息服務轉型。推進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促進電信和廣電業務雙向進入。
二是規劃引導下一代網絡發展。加快培育物聯網產業,制定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和應用推進計劃,發展關鍵傳感器件、裝備、系統
- 關鍵字:
3G TD 集成電路
- LTE已經被定為美國和大多數技術發達市場的無線寬帶標準,一些芯片廠商已經開始依照此標準為無線用戶設備制做芯片。
Altair半導體公司市場發展部副總裁Eran Eshed表示,他們公司已經在9月份開始采樣LTE技術和LTE芯片。
對于Altair公司,他們將繼續賣WiMax芯片,比起轉換業務來說他們更樂意繼續擴張業務。Eshed表示,從一開始公司的管理層就期待在無線寬帶領域有一個更大的發展,所以他們設計了一個可以兼容多種無線平臺的芯片。
Eshed說:“Altair公司創
- 關鍵字:
WiMax LTE 3G
-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聚集了大批高校、科研院所,在高科技領域有極強的競爭力。
依托豐厚的人力資源,北京在我國通信行業最重大的自主創新項目——— TD-SCDMA(以下簡稱“TD”)上具有無可爭議的核心地位,大量TD產業鏈企業聚集在北京。其中包括TD產業鏈的龍頭和最初的推動者大唐,也有著名的通信行業領導企業中國普天,更有積極參與TD產業發展的著名外資巨頭如愛立信、諾基亞西門子、摩托羅拉等。除了遠在深圳的中興、華為以及上海
- 關鍵字:
3G TD-SCDMA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專利授權成就了高通,但這種成功是建立在對產業鏈的過度開墾上,如今已經制約了它的進一步發展
高通是全球對專利授權最為依賴的企業,在它百億美元的年營收中,專利收入占有很大比重。
11月5日,它發布了截至9月27日的2009財年年報,業績表現低迷,整個財年營收僅為104.2億美元,同比下降7%。
高通的專利授權費用收益已經到了極限,各方反壟斷此起彼伏,歐盟委員會還成立了特別調查小組,一旦壟斷事實成立,罰金預計在10億美元以上,相當于高通年營收的1/10。另外,高通還得被
- 關鍵字:
高通 CDMA 3G
- 獲進網許可3G終端情況(截至11月20日)
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3G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的啟動,不僅擴大了移動通信用戶規模,釋放了業務應用和消費需求,還在加速TD-SCDMA(以下簡稱TD)產業發展的同時,拉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3G對宏觀經濟拉動作用顯著
自今年1月7日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10月份的
- 關鍵字:
3G TD 終端
- 芯片作為TD終端的實現基礎和應用平臺,一直被認為是終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而此前廣受詬病的TD手機頻率切換、散熱、穩定性等多個問題均與芯片的成熟度有關。今年5月中國移動的TD激勵基金發布以后,包括展訊、聯芯、T3G在內的TD終端芯片企業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借助基金項目的帶動作用,各企業將加大在解決上述問題方面的研發力度,在芯片的設計和功耗方面下工夫,提升芯片平臺的功能性和穩定性。隨著11款深度定制手機的發布,各芯片企業也交出了第一階段的“成績單”。
在激勵
- 關鍵字:
展訊 3G TD
- 針對印度市場的一些變化,中興通訊印度公司總經理黃達斌近日表示,將角逐即將到來的印度3G市場,并且非常有信心。
印度運營商照樣用中興設備
對于國內關注的近日印度市場的一些政策變動,黃達斌曾介紹說,今年在印度發生了幾件事情。一個是安全問題,有人認為中國通信設備存在國家安全問題;二是最近發生簽證問題,印度要求所有外國人都工作簽證。
而近日,印度市場又有諸多變動,例如從12月8日開始,印度財政部宣布將對原產于中國的同步數字傳輸設備(SDH)征收臨時反傾銷稅,最高為產品進口價格(CIF)的23
- 關鍵字:
中興 3G
- 2009年通信設備制造業整體發展狀況良好。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口降幅較大,造成通信設備制造業1-10月整體銷售收入有3.4%的小幅下滑;但是由于國家及時推出了《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發放了3G牌照,受政策帶動1-10月電信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達到了2324.2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5.6%,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在國內市場表現搶眼。
通信設備制造業不僅在努力化解國際金融危機負面影響,也在積極推進自主技術創新,在移動通信和光纖寬帶等領域都取得了突破。在繼續完善TD-SCDMA產業鏈的同時,在后續
- 關鍵字:
3G 通信設備
- 獲進網許可3G終端情況(截至11月20日)
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3G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的啟動,不僅擴大了移動通信用戶規模,釋放了業務應用和消費需求,還在加速TD-SCDMA(以下簡稱TD)產業發展的同時,拉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3G對宏觀經濟拉動作用顯著
自今年1月7日3G牌照發放以來,電信企業高度重視3G發展,集中力量大規模建設3G網絡。根據
- 關鍵字:
3G TD
- 在昨天舉行的“2010中國通信技術年會”上,美國高通公司中國區市場總監張朝暉表示,去年高通與合作伙伴推出了400余個基于高通芯片的創新終端,而今年高通推出了近800款,其中包括最新的手機、第二代智能手機等。
2013年3G手機出貨量將達10億部
張朝暉表示,近年來3G網絡和用戶數強勁增長,從2005年到2009年,全球3G運營商從160家增加到590家,3G用戶數從2億增加至8.85億。
張朝暉預計,到2010年3G的手機出貨量將超過GSM手機出貨量,到201
- 關鍵字:
高通 3G LTE
-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表示,看好PC和消費電子產品需求,重申聯發科年年有挑戰也有機會;今年第4季手機出貨則有過年需求支撐。
蔡明介在出席陳文茜制作的紀錄片記者會時,對于明年科技業展望,他表示看好PC(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需求。
聯發科今年11月營收重返新臺幣百億元,優于預期。蔡明介表示,今年第4季手機出貨有過年需求支撐,12月出貨目前來看仍正常;但未松口修正第4季合并營收季減13%至19%的預估值。
對于明年聯發科表現和3G晶片貢獻度,蔡明介則保守地說,明年還是有挑
- 關鍵字:
聯發科 消費電子 3G
- 12月17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今天表示,我國第三代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發展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截至今年10月底,我國3G的用戶近千萬戶,中國移動TD-SCDMA用戶達400多萬戶。3G網絡建設不斷升級,現在已經能夠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為了進一步提高TD芯片和終端的成熟性,2009年5月17日,中國移動啟動了TD—SCDMA終端專項激勵資金聯合項目,與9家終端企業、3家芯片企業簽署了聯合研發的合作協議,開創了我國運營企業支持終端產業發展的創新模式,使得中國移動和產業
- 關鍵字:
3G TD-SCDMA 移動通信
- 無線通信網絡設施正在由3G向4G轉型,隨著對多載波、高速、多任務支持需求的增加,基站與核心網設備對多核處理器的需求越來越強。根據In-Stat的調查結果顯示,到2013年,將近88%的移動處理器出貨量是屬于多核產品的,其市場規模將達到775萬臺,并將保持22.3%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業內人士表示,3G基站受益于多核技術之后將帶來革命性的變革,而隨著DSP(數字信號處理)由單核向多核轉型,DSP市場的格局也將被打破。
多核成未來趨勢
由于通過芯片主頻來提升性能已經接近物理極限,采用多核架構來提
- 關鍵字:
無線通信 3G 4G LTE
iphone-3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phone-3g!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iphone-3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phone-3g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