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貼片機,顧名思義,就是將一種元器件粘貼到一種器械上的設備,但是貼片機的工作原理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1.貼片機工作原理--簡介
貼片機,又稱“貼裝機”、“表面貼裝系統”,它配置在點膠機或絲網印刷機之后,是通過移動貼裝頭把表面貼裝元器件準確地放置PCB焊盤上的一種設備。它是用來實現高速、高精度地貼放元器件的設備,是整個SMI、生產中最關鍵、最復雜的設備。主要分為手動和全自動兩種。
2.貼片機工作原理--結構功能
- 關鍵字:
貼片機 PCB ATCA 貼片機工作原理
- 一、 實驗目的
實現數碼時鐘的功能,要求能夠進行24時制時、分、秒的顯示,并能夠通過按鍵調整時間。
二、 實驗原理
通過對系統時鐘進行計數,獲得1S的標準信號,再以該信號為基礎,進行時、分、秒的計數,通過數碼管將該計數值顯示出來,即可實現數字鐘的功能。同時可以使用獨立按鍵對時、分、秒計數器的初始值進行設置,即可實現時間的設定。
三、 硬件設計
本實驗硬件電路簡單,用到了8個數碼管和4個獨立按鍵。硬件電路如下:
圖3-1 數字鐘電路
- 關鍵字:
FPGA 數碼鐘
- 作為包括這些計算的示例,一塊雙層板可能用20 mil寬(W)、1盎司(T=1.4)的銅走線,并由10 mil (H) FR-4 (--εr= 4.0)的介電材料分離。結果,該微帶線的阻抗為50 Ω左右。對于其他標準阻抗(如75Ω的視頻標準阻抗),使"W"調整為8.3 mil左右即可。
微帶線設計的一些指導原則
本例涉及到一個有趣且微妙的要點。參考文獻2討論了與微帶PCB阻抗相關的有用指導原則。若介電常數為4.0 (
- 關鍵字:
微帶線 PCB
- 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簡稱EMI),直譯是電磁干擾。這是合成詞,我們應該分別考慮"電磁"和"干擾"。是指電磁波與電子元件作用后而產生的干擾現象,有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兩種。傳導干擾是指通過導電介質把一個電網絡上的信號耦合(干擾)到另一個電網絡。
電源技巧: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毀掉EMI性能
來自離線開關電源開關節點的100fF電容會導致超出規范要求的EMI簽名。這種電容量只需寄生元件便可輕松實現,例如對漏極連
- 關鍵字:
FPGA SMPS
- 電磁兼容設計通常要運用各項控制技術,一般來說,越接近EMI源,實現EM控制所需的成本就越小。PCB上的集成電路芯片是EMI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因此,如果能夠深入了解集成電路芯片的內部特征,可以簡化PCB和系統級設計中的EMI控制。
在考慮EMI控制時,設計工程師及PCB板級設計工程師首先應該考慮IC芯片的選擇。集成電路的某些特征如封裝類型、偏置電壓和芯片的:工藝技術(例如CMoS、ECI)等都對電磁干擾有很大的影響。下面將著重探討IC對EMI控制的影響。
集成電路EMI來源
PCB中集
- 關鍵字:
EMI PCB
- 解決EMI問題的辦法很多,現代的EMI抑制方法包括:利用EMI抑制涂層、選用合適的EMI抑制零配件和EMI仿真設計等。本文從最基本的PCB布板出發,討論PCB分層堆疊在控制EMI輻射中的作用和設計技巧。
電源匯流排
在 IC的電源引腳附近合理地安置適當容量的電容,可使IC輸出電壓的跳變來得更快。然而,問題并非到此為止。由于電容呈有限頻率響應的特性,這使得電容無法 在全頻帶上生成干凈地驅動IC輸出所需要的諧波功率。除此之外,電源匯流排上形成的瞬態電壓在去耦路徑的電感兩端會形成電壓降,這些瞬態
- 關鍵字:
PCB EMI
- 近日,技術分銷商駿龍科技公司發布了基于Altera MAX 10的“Mpression Odyssey(奧德賽)”物聯網開發套件和電機驅動方案。 MAX 10 FPGA是Altera新的第10代產品成員之一(注:其他第10代產品是Arria 10和Stratix 10),采用55nm臺積電工藝制造。MAX10的定位介于CPLD(例如Altera的MAX V系列)與FPGA(例如Altera的低端FPGA—Cyclone V)之間,相比CPLD增加了Flash(閃存);相比Cyclone V缺少收發器
- 關鍵字:
駿龍 FPGA MCU 物聯網 201505
- 本文首先介紹了各種分頻器的實現原理,并在FPGA開發平臺上通過VHDL文本輸入和原理圖輸入相結合的方式,編程給出了仿真結果。最后通過對各種分頻的分析,利用層次化設計思想,綜合設計出了一種基于FPGA的通用數控分頻器,通過對可控端口的調節就能夠實現不同倍數及占空比的分頻器。
1.引言
分頻器是數字系統中非常重要的模塊之一,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控制電路中。在實際中,設計人員往往需要將一個標準的頻率源通過分頻技術以滿足不同的需求。常見的分頻形式主要有:偶數分頻、奇數分頻、半整數分頻、小數分頻、分數分
- 關鍵字:
FPGA 分頻器
- 常見的GPS導航系統一般分為五種形式:手機式、PDA式、多媒體式、車載式、筆記本式。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PDA功能的手機化,前三種形式開始出現交叉。而車載式除了前面提到的與CD機頭集成在一起的產品外,許多車型原車自帶的GPS也屬于這種類型。而筆記本式產品在使用便捷性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除了一些發燒友外,很少有人將其用于汽車導航。
基于MCU的室外移動機器人組合導航定位系統
本文以低功耗MSP430F149為核心,設計了能夠同時實現衛星導航(GNSS)接收機、慣性測量單元(IMU)、氣壓高度等
- 關鍵字:
FPGA GPS
- 電子設備的靈敏度越來越高,這要求設備的抗干擾能力也越來越強,因此PCB設計也變得更加困難,如何提高PCB的抗干擾能力成為眾多工程師們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本文將介紹PCB設計中降低噪聲與電磁干擾的一些小竅門。
下面是經過多年設計總結出來的,在PCB設計中降低噪聲與電磁干擾的24個竅門:
(1) 能用低速芯片就不用高速的,高速芯片用在關鍵地方。
(2) 可用串一個電阻的辦法,降低控制電路上下沿跳變速率。
(3) 盡量為繼電器等提供某種形式的阻尼。
(4) 使用滿足系統要求的最
- 關鍵字:
PCB 噪聲
- 致力于在電源、安全、可靠和性能方面提供差異化半導體技術方案的領先供應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 宣布提供帶有模塊化電機控制IP集和參考設計的SmartFusion2™ SoC FPGA雙軸電機控制套件。這款套件使用單一SoC FPGA器件來簡化電機控制設計,可加快上市速度并可擴展用于工業、航空航天和國防等多個行業,典型應用包括工廠和過程自動化、機器人、運輸、航空電子和國防電機控制平臺。這款SoC器件集成了多個系統功能,有助于降低總體運營成本。
Sma
- 關鍵字:
Microsemi FPGA
- 采用免費軟核LEON2作為數字機頂盒的CPU可以降低產品成本。為了使LEON2軟核能更快更好地應用于數字機頂盒,選擇先在FPGA開發板上建立基于LEON2處理器的一個原型,通過這個原型對硬件性能進行仿真,并且還可以在線修改程序,這樣就很容易驗證系統的性能,加速軟件開發調試流程。經過在FPGA開發板上的仿真,對基于LEON2的系統測試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0 引 言
近年來,隨著數字多媒體業務和Internet網絡的迅速發展,新型數字機頂盒可以有效利用我國巨大的有線電視網絡資源,完成視頻點播、
- 關鍵字:
LEON2 FPGA
- 引言
嵌入式系統的硬件通常包括CPU、存儲器和各種外設器件,其中CPU是系統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FPGA和SOPC技術的發展,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統與傳統的嵌入式系統相比,具有設計周期短、設計風險和設計成本低、集成度高、靈活性大、維護和升級方便、硬件缺陷修復等優點。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統設計技術和市場逐漸成熟,使得嵌入式CPU軟核(如Xilinx公司推出的MicroBlaze、Altera公司的Nios、歐空局開發的Leon3軟核等)的大量應用成為可能。
Virtex系列FP
- 關鍵字:
FPGA SelectMap
- 高頻電路往往集成度較高,布線密度大,采用多層板既是布線所必須,也是降低干擾的有效手段。在PCB Layout階段,合理的選擇一定層數的印制板尺寸,能充分利用中間層來設置屏蔽,更好地實現就近接地,并有效地降低寄生電感和縮短信號的傳輸長度,同時還能大幅度地降低信號的交叉干擾等,所有這些方法都對高頻電路的可靠性有利。同種材料時,四層板要比雙面板的噪聲低20dB.但是,同時也存在一個問題,PCB半層數越高,制造工藝越復雜,單位成本也就越高,這就要求在進行PCB Layout時,除了選擇合適的層數的PCB板,還
- 關鍵字:
PCB 高頻電路
- 1 引言
機器人聽覺系統主要是對人的聲音進行語音識別并做出判斷,然后輸出相應的動作指令控制頭部和手臂的動作,傳統的機器人聽覺系統一般是以PC機為平臺對機器人進行控制,其特點是用一臺計算機作為機器人的信息處理核心通過接口電路對機器人進行控制,雖然處理能力比較強大,語音庫比較完備,系統更新以及功能拓展比較容易,但是比較笨重,不利于機器人的小型化和復雜條件下進行工作,此外功耗大、成本高。
本次設計采用了性價比較高的數字信號處理芯片TMS320VC5509作為語音識別處理器,具有較快的處理速度,使
- 關鍵字:
DSP FPGA
fsp:fpga-pcb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fsp:fpga-pcb!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fsp:fpga-pcb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fsp:fpga-pcb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