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ch Insights/Embedded Systems Design 2008年嵌入式市場調研報告表明,嵌入式系統設計人員在2008年要參與更多項目的開發,按期完成開發任務是他們最大的問題,有一半以上(大于50%)的開發項目不能按期完成。?
調查結果表明:自2005年以來,2008年新項目對應項目改進的比例是這幾年中最高的。在所有開發項目中,新開發項目占46%,剩余54%為以往開發項目的升級和改進。項目的改進和升級主要是針對新的軟件特性(占81%),或因采用了新處理器(55%),
- 關鍵字:
嵌入式 設計 工程師 商用OS 定制OS FPGA DSP MCU
- 一、概述
視覺技術是近幾十年來發展的一門新興技術。機器視覺可以代替人類的視覺從事檢驗、目標跟蹤、機器人導向等方面的工作,特別是在那些需要重復、迅速的從圖象中獲取精確信息的場合。盡管在目前硬件和軟件技術條件下,機器視覺功能還處于初級水平,但其潛在的應用價值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近年來已經在機器視覺的某些方面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機器視覺在車輛安全技術、自動化技術等應用中也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價值。本文根據最新的CMOS圖像采集芯片設
- 關鍵字:
機器人 機器視覺 CMOS 圖像傳感器 FPGA
-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各種分布式的網絡和局域網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廣泛應用于船舶、飛機等采集數據多、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地方。同步采集是這類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的一個重要要求,數據采集的實時性、準確性和系統的高效性都要求系統能進行實時數據通信。因此,分布式數據采集系統中的一個關鍵技術就是實現數據的同步傳輸。
由于產生時鐘的晶振具有頻率漂移的特性,故對于具有多個采集終端的分布式系統,如果僅僅在系統啟動時進行一次同步,數據的同步傳輸將會隨著系統運行時間的增長而失步。因此時
- 關鍵字:
數據采集 分布式 時鐘同步 FPGA
- 0 引言
ATM異步傳遞方式是建立在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基礎上的一種面向連接的快速分組交換技術,它采用定長分組作為傳輸和交換的單位,并具有端到端QOS保證、完善的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以及較好的技術綜合能力等優勢,這些都是目前的IP技術所不及的。和傳統的STM電路相比,ATM技術對數據交換中猝發分組的適應能力和傳輸線路的利用率都是很高的。雖然,由于靈活性和價格的原因,ATM技術沒有獲得預期的成功,但其流量控制機制對當前變長分組骨干網的流量控制還是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所以有必要對ATM的流量控制及其實
- 關鍵字:
IP核 ATM 流量控制器 CPLD FPGA
- 1 引言
在通信領域尤其是無線通信方面,隨著技術不斷更新和新標準的發布,設計者需要一個高速通用硬件平臺來實現并驗證自己的通信系統和相關算法。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作為一種大規模可編程邏輯器件,體系結構和邏輯單元靈活、集成度高、適用范圍寬,并且設計開發周期短、設計制造成本低、開發工具先進并可實時在線檢驗,廣泛應用于產品的原型設計和產品生產。
與傳統的DSP(數字信號處理器)或GPP(通用處理器)相比,FPGA在某些信號處理任務中表現出非常強的性能,具有高吞吐率、架構和算法靈活、并行計
- 關鍵字:
FPGA 通信 基帶驗證 DSP GPP
- 信息安全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熱點研究領域,數據加密則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隨著可編程技術的飛速發展及高速集成電路的不斷出現,采用FPGA實現加密算法已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和重視[1][2]。與傳統的軟件加密方法相比,硬件加密的優點是:(1)安全性好,不易被攻擊;(2)計算速度快,效率高;(3)成本低,性能可靠。加密系統中體現數據傳輸速度的一個重要性能指標是數據吞吐量,計算公式為:(數據長度M/時鐘個數N)×時鐘頻率F。提高數據吞吐量是改善加密系統性能的關鍵,也是加密算法硬件實現技術的重要內容
- 關鍵字:
FPGA AES 信息安全 數據加密
- FPGA協處理器的優勢,傳統的、基于通用DSP處理器并運行由C語言開發的算法的高性能DSP平臺,正在朝著使用FPGA預處理器和/或協處理器的方向發展。這一最新發展能夠為產品提供巨大的性能、功耗和成本優勢。
- 關鍵字:
優勢 處理器 FPGA
- 本文于2008年5月6日收到。Marcelle Douglas:擁有美國加州國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研究生學位。
面對當今電子設計行業的諸多壓力,電子設計人員應該做些什么呢?將注意力放在產品智能上,并提升電子生態系統可能是最好的答案。器件連通性與硬件角色的變化密切相關,因此其重要性日益突顯。
變幻莫測的電子市場
電子設計的樂趣到哪兒去了?這是大多數電子產品設計人員現在心中存在的疑問。他們必須了解比過去更多更新的科學技術,如果這還不夠的話,諸如制造業的全球化、離岸外包等較大規模的行業趨
- 關鍵字:
電子設計 產品智能 FPGA 嵌入式 200807
- 光盤拷貝機通常由一臺CD-ROM驅動器、數臺CD-R或CD-RW刻錄機和一個拷貝控制器組成。拷貝控制器首先從CD-ROM驅動器中讀出源盤數據,然后將數據流分多路傳輸到各個刻錄機,控制所有的刻錄機同步刻錄CD-R光盤。目前市場上的光盤拷貝機主要有聯機拷貝機、脫機拷貝機和自動拷貝機三種類型。
(1)聯機拷貝機
聯機光盤拷貝機由一臺通用PC機和一個裝有SCSI接口刻錄機的塔式機箱組成,塔箱與PC機之間用SCSI電纜相連。聯機拷貝機使用PC機作為光盤拷貝機控制器,并利用專門的CD-R拷貝軟件將刻錄
- 關鍵字:
FPGA 數字拷貝機 CPLD CPU DMA
- 針對于列車控制系統半實物仿真平臺測速測距模塊的多通道PWM信號測量/產生的要求,提出了一種利用NiosII軟核處理器替代通訊用MCU的智能多通道PWM信號測量/產生器的設計方案。
- 關鍵字:
NiosII PWM FPGA SOPC 200807
- 0 引言
調制識別技術在軍事、民用領域都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價值,近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隨著更多調制方式的使用,調制識別技術也在不斷向前發展,并應用于各個領域。
數字調制信號又稱為鍵控信號,調制過程可用鍵控的方法由基帶信號對載頻信號的振幅、頻率及相位進行調制。這種調制的最基本方法有3種:振幅鍵控(ASK)、頻移鍵控(FSK)、相移鍵控(PSK)。根據所處理的基帶信號的進制不同,它們可分為二進制和多進制調制(M進制)。多進制數字調制與二進制相比,其頻譜利用率更高。其中QPSK(即4PSK)是
- 關鍵字:
FPGA 數字調制信號 調制識別 QPSK
- 0 引言
目前,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中,DSP+CPLD是控制接口設計中比較常用的方式。然而,AD-SP-BF533雖有異步串口,但該芯片只有一個異步串口,當一個系統中出現多個UART接口時,ADSP-BF533就顯得無能為力了。為此,本文采用CPLD來實現多路UART接口的設計,以滿足ADSP-BF533與多路UART接口的通信。
1 ADSP-BF533簡介
ADSP-BF533處理器是Blackfin系列產品中的一員。其最大工作頻率可達600 MHz。Blackfin處理器內核包
- 關鍵字:
DSP CPLD UART 接口電路 處理器 DMA
- 引 言
Philips公司的LPC213l是基于ARM7TDMI-S的高性能32位RISC微控制器。它具有ARM處理器的所有優點——低功耗、高性能和較為豐富的片上資源,但LPC2131內部沒有集成CAN控制器,而無法利用CAN總線來進行通信。為了使得LPC2131能夠利用CAN總線進行通信,可以通過外部擴展來實現其功能。目前,比較普通的方法是在LPC2131的外部采用CAN控制器設計CAN總線接口。LPC2131與CAN控制器的接口電路如圖1所示。
這種方法中,
- 關鍵字:
CPLD CAN ARM 處理器 EPM3128
- 1 Flash在SOPC中的作用
Flash在SOPC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可用Flash來保存FPGA的配置文件,從而可以省去EPCS芯片或解決EPCS芯片容量不夠的問題。當系統上電后,從Flash中讀取配置文件,對FPGA進行配置。另一方面,可用Flash來保存用戶程序。對于較為復雜的SOPC系統,用戶程序一般較大,用EPCS來存儲是不現實的。系統完成配置后,將Flash中的用戶程序轉移到外接RAM或片內配置生成的RAM中,然后系統開始運行。
2 Flash編程的實現
- 關鍵字:
FPGA SOPC Flash RAM NiosII
- 定標器在大學實驗中有很廣泛的應用,其中近代物理實驗中的核物理實驗里就有2個實驗(G-M計數管和β吸收)要用到高壓電源和定標器,而目前現有的設備一般使用的是分立元器件,已嚴重老化,高壓極不穩定,維護也較為困難;另一方面在許多常用功能上明顯欠缺,使得學生的實驗課難以維持。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新的設計方案:采用EDA進行結構設計,充分發揮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術的集成特性,拋棄原電路中眾多晶體管,成功地對系統中的大量處理電路進行了簡化和集約,提高了儀
- 關鍵字:
FPGA 定標器 核物理實驗 G-M
cpld/fpg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cpld/fpg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cpld/fpg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cpld/fpg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