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3日消息,360官方今日通過微博宣布,360與華為合作的特供機“華為閃耀”將于8月開始銷售,正式與期待已久的消費者們見面。據悉,備受期待的360特供機“華為閃耀”是360公布的首款特供機,該機公開售價將低于1499元,極高的性價比十分引人關注。
?
圖:360宣布“華為閃耀”8月銷售
據了解,360特供機“華為閃耀”采用4.3寸960*540分辨率的IPS全視角高清屏,顯示 效
- 關鍵字:
華為 手機
- 飛象網訊(魏德齡/文)近日,華為終端方面表示將為首批Ascend P1用戶提供優惠補償,相關細則已經在制定之中。
華為Ascend P1于今年4月18日正式發布并接受預訂,當時裸機的零售價格定為2999元。該產品為當時最薄的智能手機,機身最薄處僅為7.69毫米。同時還配備了主頻為1.5GHz的德儀OMAP4460雙核處理器,4.3英寸SuperAMOLED材質的屏幕,內置了1GB RAM和4GB ROM, 800萬像素攝像頭,電池容量達到了1800mAh,運行Android 4.0操作系統。
- 關鍵字:
華為 智能手機 p1
- 中國華為印度尼西亞分公司與印尼通訊和信息技術部17日于印尼首都雅加達聯合舉辦網絡安全研討會,雙方共同討論了關于如何加強對日益增加的網絡安全漏洞危險性的認識,以及如何聯合公共和私人領域共同應對的話題。
華為印尼分公司總經理李文智在當天的研討會上強調,網絡安全是個迫切、嚴重和復雜的問題,需要嚴肅和共同應對。華為致力于通過分享自己的資源和經驗,以獲得一個共同框架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為機構和個人提供安全網絡環境。
作為全球領先的電信運營商服務企業,華為公司為印尼10家領先運營商中的9家提供服務。本次
- 關鍵字:
華為 網絡安全
- 華為14日聯手沙特最大電信公司STC,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辦其最新雙核超薄智能手機AscendD1的發布會,正式宣布華為進軍中東最大經濟體的高端手機市場。
華為終端公司中東地區總裁焦健在發布會上說,華為計劃在今后兩年內進入全球手機制造行業前五名行列,到2015年進入三甲。焦健說,華為將與STC合作,將AscendD1推向沙特市場。
據了解,STC將以套餐形式銷售AscendD1。目前,蘋果和黑莓手機占據沙特的手機市場。
沙特20多家媒體出席當天的發布會。發布會上展示了Ascend
- 關鍵字:
華為 高端手機
- 華為中規中矩以厚重的積累切入品牌智能手機市場,號稱“互聯網方式制造手機”的小米以營銷見長。它們的模式會顛覆現有格局嗎?在iPhone當道的日子里,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多事:比如Android的崛起、Palm的消失、黑莓的衰落;又比如三星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手機制造商,被取代的諾基亞似乎已找不到未來方向。
這是個人計算市場一個令人激動、極具挑戰性而又變化迅猛的時代。
在操作系統平臺、應用以及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上,Android不僅認同蘋果的理念,并且發出了對傳統手機制造商而言更
- 關鍵字:
小米 華為 智能手機
- 7月11日消息,以5.3億美元收購賽門鐵克持有的華賽49%的股權后,原華賽的人員和產品已以新的面目出現,據悉,華賽已成為華為(微博)企業業務群組的一部分,主要構成華為企業業務群組的兩個產品線。
在7月10日的華為一個發布會上,華為宣布推出4款OceanStorT系列存儲產品和4款Tecal 服務器,而存儲和服務器產品正是之前華賽的主要產品。
華賽是華為和賽門鐵克于2008年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向客戶提供創新的安全、存儲與系統管理解決方案。去年11月,華為曾宣布,華為與賽門鐵
- 關鍵字:
華為 存儲產品
- 在中國的IT企業里,華三這間公司(H3C)尤其特別。從建立至今雖還不到十年,卻已多次易主。之所以一直備受矚目,除了其在通信網絡上的實力以外,還有與3Com、華為、惠普、思科這些業界閃亮的名字的復雜關系。隨著華三創始人鄭樹生離職消息的宣布,這間公司再次成為了業界焦點,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得知,鄭的離職,并不像其官方所說的那樣簡單。這甚至關乎到華三的未來。
華三往事
最近華三再起波瀾。IT商業新聞網記者近日在該公司官方網站上看到一則在6月21日發布的"高管變更通告",其中稱公司
- 關鍵字:
華為 通信網絡
- 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與哥倫比亞領先的電信運營商UNE今日聯合宣布,雙方已攜手開通拉丁美洲最大的LTE商用網絡。該網絡的成功商用標志著拉美移動寬帶新時代的到來。
UNE是哥倫比亞最大的電信運營商。面臨移動寬帶時代的機會和挑戰,UNE在2011年開始進軍移動寬帶市場,以鞏固自己在通信市場的領導地位。UNE選擇華為部署其LTE/EPC網絡,希望借助華為優異的LTE/EPC解決方案性能、豐富的商用交付經驗和強大的網絡規劃能力,從而實現LTE在拉丁美洲的快速發展。
在項目第一階段,
- 關鍵字:
UNE 華為 LTE
- 飛象網獲悉,中國聯通旗下子公司聯通華盛將聯合華為共同推出更簡單的新型上網卡,用戶只需將該數據卡插入USB口,無需任何軟件安裝和設置,15秒鐘即可自動上網。且該卡可能將創造聯通上網卡價格新低。
目前,聯通華盛已將其命名為“閃電卡”,這也是今年上半年聯通華盛新推出的一種普及型3G上網卡,由聯通華盛向華為定制。華為在去年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2011)上發布的這種無線上網卡,并注冊了“HiLink”品牌。
據悉,之所以要推出這種&ldq
- 關鍵字:
華為 上網卡 閃電卡
- 7月4日報道,如果你稍作留意,便會發現你周圍有很多人在用Android的手機,它已經超過蘋果iPhone成為當之無愧的新一代“街機”。然而,你若再深入觀察下,除了品牌差異外,這個“街機”堪稱“千機一面”。Android手機同質化問題目前已成手機廠商發展必須要打破的最大屏障,其中,三星、HTC、華為、中興等已各自有所動作。
數據顯示,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塞班系統,躍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第一
- 關鍵字:
華為 EmotionUI 安卓
- 目前各種品牌的Android手機,從終端的外觀來看均大同小異,同質化日趨嚴重。這對于國內廠商來說也尤其嚴峻,為了實現實現差異化競爭的目的,手機廠商都靠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統來吸引用戶。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手機操作系統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聯想樂OS、小米MIUI、百度易、阿里云、點心OS等國產手機操作系統均已高調推出。華為自然也甘于落后,不僅想在硬件市場上稱雄,也把觸角延伸到手機軟件領域,即將發布自家手機操作系統EmotionUI。
EmotionUI推出自己獨特應用實現差異化競爭
今年五月時
- 關鍵字:
華為 操作系統 Android
- 7月4日消息,華為今天宣布在西安、深圳建立基于TD-LTE的IOT(互操作測試)開放實驗室。據了解,在TD-LTE技術試驗中,系統設備廠商及芯片廠商需要完成互操作測試,這系列測試有助于從測試儀器、終端、芯片、系統、應用等各個方面推動TD-LTE產業鏈加快成熟。
據悉,華為已于今年4月與英特爾在北京成立IOT聯合實驗室,此次在西安和深圳建設的IOT開放實驗室將在LTE語音解決方案、LTE多模漫游、LTE多模智能手機等方面與產業鏈合作。
其中,西安的IOT開放實驗室可以進行芯片與系統、終端與系
- 關鍵字:
華為 TD-LTE
- 今天,全球領先的網絡終端提供商——華為終端,在京舉行了以“引領上網卡革命”為主題的華為WiFi貓媒體品鑒會,并隆重發布了擁有“Wi-Fi分享”、“多模式取電”、“多Wi-Fi設備支持”三大特質的全新上網卡品類——WiFi貓,全面刷新了移動互聯用戶的接入體驗,強勢領軍上網卡產業革命。
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和普及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網絡應用模式,也讓3G上網卡成為廣
- 關鍵字:
華為 上網卡 WiFi貓
- C114訊 北京時間6月29日下午消息(艾斯)Infonetics Research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愛立信目前引領全球IMS市場。在今年的調查中,華為是一個真正的出類拔萃者。在被調查的運營商中,該公司的客戶群每年都在增加,依據定價、產品路線圖、金融穩定和可靠度等,華為已經位列一流供應商行列。
“在我們的年度IMS服務提供商調查中,這是LTE首次成為IMS部署的最大驅動力。盡管LTE或將成為最大驅動力,但事實上,目前通過IMS提供的大部分服務仍是固網VoIP。受調查的運營商中沒有一
- 關鍵字:
華為 運營商 LTE
- 6月26日消息,據信息時報報道,賽諾數據顯示,2012年4月份中國智能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國產品牌的份額比3月份上升5%以上,智能機前五名中,國產品牌占有4席,國際品牌只有三星一家,酷派、華為、中興和聯想4家份額合計超過40%,而國產品牌整體份額將超過50%以上,這是國產智能手機8年以來首次與洋品牌“平分天下”。但在銷量大增的同時,國產手機的利潤則仍是一大難題。
該報道稱,目前國產手機品牌的利潤率僅僅有10%左右,而互聯網營銷方式的利潤會高一點,但不會高得離譜,因為包括芯
- 關鍵字:
華為 智能機
華為介紹
華為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業務涵蓋了移動、寬帶、IP、光網絡、電信增值業務和終端等領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決方案,使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通過任何終端享受一致的通信體驗,豐富人們的溝通與生活。華為的經營領域目前,華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于全球100多個國家,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1491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