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消息,世界第二大內存制造商,韓國現代半導體日前發布了第一季度收益報告,數字表明盡管芯片價格嚴重下滑,公司盈利依然得以保證,而公司的營業利潤甚至高于本土另一電子巨頭三星電子。 據《朝鮮日報》報道,本周末現代半導體表示,第一季度銷量比去年同期上漲了足足60%,達到260億美元,與此同時營業利潤則僅僅增長了三個百分點,造成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產品售價的跳水,其中DRAM和閃存芯片兩大核心業務上的價格下滑對公司影響最大。盡管如此,現代半導體的市盈率依然達到了16倍,三星電子為12倍
關鍵字:
半導體 韓國現代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日前表示,三月份全球半導體產品銷售收入為203億美元,較二月份增長1%。該協會稱,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產品的銷售收入達61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2%,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6.5%。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還表示,盡管三月份半導體產品的出貨量有所增加,但是DRAM、DSP及NAND閃存等一些主要市場的競爭所帶來的價格壓力限制了行業的發展。 該協會稱,DRAM銷售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8%,體現了強大價格壓力,盡管產品出貨量增加超過16%,但是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卻下降了近20%
關鍵字:
半導體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2007年4月,由TCL、長虹、康佳、創維、海信、廈華、海爾、上廣電、新科、夏新等十家中國彩電企業共同投資的“深圳市中彩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關鍵字:
電子 半導體
據最新統計,2006年全球消費電子半導體收入達535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了9%。市場增長動力來自三網(或四網)合一、運營商競爭以及消費者對高清電視、數字電視、機頂盒、DVD錄放機、游戲機、MP3播放器的市場需求增加。 而同時,“2007年,中國數字電視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該增長的驅動力來源中國電視廣播的數字化,從模擬向數字化的平移將覆蓋地面廣播、衛星、有線及IP各個領域。”在日前舉辦的2007年 CCBN期間,意法半導體公司副總裁兼家庭娛樂及顯示器產品部總經理Christos L
關鍵字:
ST 機頂盒 數字電視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據外電報道,本周五新加坡合同芯片制造商特許半導體宣布,它的65納米制造工藝準備進入商業化生產,最初的65納米技術芯片銷售收入將在其總銷售收入中占到5%。 特許半導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Chia Song Hwee在周五舉行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上稱,我們的65納米產品生產時間表已經略微提前,預期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商業化發貨。 盡管65納米技術芯片市場預期很高,但今年一到二季度全部的計算機芯片產品增長緩慢,要到下半年才能有所改變。因此特許半導體預測其第二季度銷售收入將于第一季
關鍵字:
65納米 半導體 特許 消費電子 芯片 消費電子
半導體制程微細化趨勢1965年Intel創始人Moore提出“隨著芯片電路復雜度提升,芯片數目必將增加,每一芯片成本將每年減少一半”的規律之后,半導體微細化制程技術日新月異,結構尺寸從微米推向深亞微米,進而邁入納米時代。半導體制程微細化趨勢也改變了產業的成本結構,10年前IC設計產業投入線路設計與掩膜制程的費用,僅占總體成本的13%,半導體生產制造成本約占87%。自2003年進入深亞微米制程后,IC線路設計及掩膜成本便大幅提升到62%。當芯片結構體尺寸小于100納米時,光學光刻技術便面臨技術關鍵:硅晶制程
關鍵字:
0704_A 半導體 單片機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嵌入式系統 消費電子 雜志_技術長廊 IC 制造制程 消費電子
在2007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原綜合規劃司司長王建章指出,我國買回了大量8英寸的半導體舊線,此舉需要慎重的考慮,我們應當積極鼓勵IDM的模式,鼓勵新一代芯片生產線的建設,而不是代工線。 買回大量二手8英寸線 王建章介紹說:“全世界12英寸的生產線的比例在不斷的增加,8英寸的生產線的數量在逐步下降,或者說幾乎沒有新的投入。” 目前,12英寸的集成電路的生產線,全世界大概有30條,臺灣有10條,美國大概有7條,韓國有3條,日本、歐洲大概有10條。8英寸的生產線已經從2003年的2
關鍵字:
半導體 電源技術 二手線 模擬技術
意法半導體推出兩款新的專門為大批量生產的2.5G和3G手機SIM卡設計的安全微控制器。新產品ST21Y036和ST21Y144分別提供36 KB和144 KB的用戶EEPROM存儲器,與2006年底推出的現已量產的ST21Y068同屬一系列產品。內核是支持16MB線性尋址的增強型8/16位CPU,EEPROM采用最先進 0.13的微米制造工藝,該系列產品能夠滿足工業對大規模生產、較短的投產準備時間和具競爭力的價格的市場要求。 移動電信運營商需要安全的SIM卡產品。因為移動通信
關鍵字:
ST 汽車電子 消費電子 移動通信 汽車電子
Debiotech和意法半導體宣布雙方簽訂一份制造銷售獨特的微型胰島素注射泵的戰略合作協議。這個納米泵是一個基于微流控MEMS(微機電系統)技術的創新概念,設計原理是把一個微型注射泵安裝在一次性皮膚貼布上給糖尿病患連續輸注胰島素。這個納米泵將有利于大幅度提升新技術的可用性、治療效率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品質。該產品的原創技術曾獲得2006年度瑞士科技獎,今天簽訂的協議使該技術更加接近產業化的目標。 胰島素注射泵療法或者連續皮下注射胰島素(CSII)可以替代一天必須輸注幾次胰島素的單獨注射法,這種療
關鍵字:
ST 消費電子 性胰島 注射泵 消費電子
4月20日消息,國際半導體設備暨材料協會(SEMI)指出,北美地區3月份芯片設備訂單增長1.4%,扭轉了2月份的下滑趨勢。3月英特爾等芯片制造商訂單金額由2月份的14億美元增至14.2億美元。 據彭博社報道,3月訂貨出貨比(B/B值)為1,意味著北美地區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出貨每100美元的訂單金額為100美元,B/B是衡量半導體產業的參考指標。比值突破1意味著未來市場將會被看好,廠商將會增加投資設備。 SEMI總裁兼執行官Stanley Myers指出,該數據反映出北美地區
關鍵字:
半導體 電源技術 模擬技術 增長
意法半導體推出兩款新的專門為大批量生產的2.5G和3G手機SIM卡設計的安全微控制器。新產品ST21Y036和ST21Y144分別提供36 KB和144 KB的用戶EEPROM存儲器,與2006年底推出的現已量產的ST21Y068同屬一系列產品。內核是支持16MB線性尋址的增強型8/16位CPU,EEPROM采用最先進 0.13的微米制造工藝,該系列產品能夠滿足工業對大規模生產、較短的投產準備時間和具競爭力的價格的市場要求。
移動電信運營商需要安全的SIM卡產品。因為移動通信產品的應用程序和服務
關鍵字:
SIM卡 ST 安全微控制器 通訊 網絡 無線
4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三洋已決定出售其半導體業務,目前正在積極尋求合作伙伴。 據《金融時報》網站報道,高盛已經向大型私募資本集團和半導體公司發出了邀請函,希望他們能夠競購三洋的半導體業務部門。交易規模預計在10億美元左右。 據悉,三洋所接觸的潛在買家包括黑石集團、Carlyle、Cerberus、Kohlberg Kravis Roberts、Permira、德州太平洋、Hynix和英飛凌等。 將參與此次競購的一私募資本公司官員稱:“將于今
關鍵字:
Hynix 半導體 三洋
據獨立的行業分析家iSuppli公司的市場調查,意法半導體(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是2006年度中國市場上最大的汽車半導體元器件供應商。iSuppli的2006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專題報告*顯示,ST的市場份額達到15.7%,在汽車半導體廠商中排名第一。
中國汽車電子系統正在飛速發展,iSuppli預計2011年后,電子系統的產量將會提高一倍,達到184億美元。同時,構成汽車電子系統的半導體元器件的產量預計也會在2006年的基數上提高近一倍,達到28億美元。
2006年產量增幅最大
關鍵字:
ST 汽車半導體元器件供應商 汽車電子 元件 制造 汽車電子
北京,2007年3月28日——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ICT,以下簡稱“計算所”)和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之一的意法半導體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今日宣布雙方基于計算所研發的龍芯2E的IP進行芯片商業化開發的合作。龍芯2E是由計算所自主研發的微處理器,目前正在向部分客戶供應第一代龍芯2E的樣片,該處理器具有性能高、功耗低、價格低等特點。 根據中法兩國技術合作框架協議(CTIBO),計算所與ST于2004年開始合作。在該合作項目中,計算所負責體系結構及芯片設計,ST則提
關鍵字:
ST 計算所 龍芯 意法半導體
意法半導體宣布利用其最先進的已投入量產的電視機頂盒解碼器芯片,開發出一個支持中國最近出臺的音視頻編解碼標準(AVS)的具有成本效益的網絡電視解決方案。2006年,ST在北京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上現場演示了這個標清(SD)AVS解決方案。
AVS第2部分是AVS編解碼的最新標準,于2006年3月被中國定為國家音視頻編解碼標準,目前中國第二大固話電信運營商網通公司在標清網絡電視試播中采用了這個標準,并準備于2007年在全國20個城市引入基于AVS標準的網絡電視服務。ST的ST
關鍵字:
AVS IPTV ST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半導體(st)應用軟件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半導體(st)應用軟件!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半導體(st)應用軟件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