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文章
最新資訊
- 中國臺灣媒體最新報道稱,友達光電總裁 HB Chen在日前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宣布,公司不計劃在未來建立第八代TFT液晶面板工廠。友達光電打算越過第八代生產線,制造更先進的液晶面板產品,目前正在對先進生產線的細節和時間表進行評估。 友達光電主席兼首席執行官Kuen-Yao Lee表示,確定建立第八代液晶面板工廠的依據是,全球面板市場50英寸級別液晶電視銷售量增長速度的快慢。他明確指出,液晶顯示器平臺仍然是全球50英寸級別電視市場奪取份額的長期途徑。與等離子面板制造商
- 關鍵字:
八代生產線 消費電子 友達光電 消費電子
- 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未來十年內,中國能否超越美國的科技優勢呢?在該問題上,Gartner分析師的意見出現了分歧。 在過去的10年間,中國和印度已經成為全球高科技制造和IT服務領域的領軍人物。那么在未來的十年內,中、印是否將超越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呢? 在日前舉行的Gartner“Symposium ITxpo 2007”研討會上,Gartner分析師Jamie Popkin認為,美國將繼續吸引全球最優秀的人才,美國的企業環境是“無與
- 關鍵字:
超越 美國 消費電子 中國科技 消費電子
- 4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高級副總裁Pat Gelsinger日前表示,未來的處理器將成為系統架構,而不再是芯片組的一個組件。 多年以來,盡管PC在不斷發展,但基本架構始終未變。英特爾的處理器被連接到芯片組上,而芯片組上又包含了內存控制器和I/O控制器。但是,這種局面可能要被打破了。 如果英特爾的計劃能夠按部就班地進行下去,那么上述芯片,以及PC內部其他芯片的功能都被將融入到處理器中。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Pat Gelsinger稱:“幾乎
- 關鍵字:
CPU 消費電子 芯片組件 消費電子
- 北京時間4月26日消息,蘋果今天發布了200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由于Mac計算機和iPod音樂播放器的熱銷,蘋果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8%,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 在截至3月31日的這一財季,蘋果的凈利潤為7.7億美元,每股收益87美分。這一業績好于去年同期,2006財年第二季度,蘋果的凈利潤為4.1億美元,每股收益47美分。蘋果第二季度運營利潤為9.9億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5.3億美元;營收為5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3.6億美元增長21%,其中國際銷售額所占比例為43%;毛利率為35.1
- 關鍵字:
第二季度 蘋果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路透社日前撰文指出,全球前三大晶圓代工廠商——臺積電、聯電和特許半導體,可能公布第一季季度獲利為逾一年來最低,原因在于芯片需求疲弱不振。但分析師表示,淡季可能接近尾聲,前景看好,因客戶庫存減少,且新電腦、電腦設備與平板電視銷售情況良好,新的芯片需求已然在望。 摩根大通證券協理徐振志表示,“我們不久后就會看到需求升溫……通訊和消費部門的復蘇力道日后將轉強,而個人電腦市場也呈穩定成長?!毙煺裰菊J為,經過第一季的傳統淡季后,臺積電第二季營收可望較第一季成長逾15%,聯電則成長9%。法國巴黎
- 關鍵字:
晶圓代工廠 消費電子 其他IC 制程 消費電子
- 4月25日,IDC預計,隨著數碼相機市場進入成熟階段,未來數年需求將放緩,該市場將在2011年開始萎縮。 IDC指出,受先進機種和新興市場強勁需求所帶動,數碼相機2006年全球出貨增長15%,但2007年增長率預計放緩至8%,到2011年市場將出現萎縮。 IDC分析師Christopher Chute表示:“因各地區都徹底飽和,我們預測市場將放緩,而2011年將出現負增長?!?nbsp; IDC同時指出,以玩家和專業人士為目標客戶群的數碼單眼相機(DSLR)預計將維持強勁
- 關鍵字:
2011 負增長 數碼相機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把非核心的IT業務外包出去,集中精力于關鍵業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不二選擇。根據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中國區彈性運維服務副總經理郭世勛在4月25日的媒體溝通會上所提供的全球IT服務調查資料,IT服務外包的趨勢已經發生新的變化。 在郭世勛提供的資料中,全球IT服務自2006年開始,已經開始由以前的單一內容服務、全部外包服務、定制服務、本地服務資源、以人力維基礎的模式逐漸向整合式的內容服務、模塊化、標準化、全球化和以資產為基礎的模式轉變。在對近幾年外包合同的對比中,我們發現,小于5000萬美元
- 關鍵字:
IBM 外包 消費電子 桌面管理 消費電子
- 據國外媒體報道聯想即將發布采用迅馳4代技術的ThinkPad T61/R61,同時新機型將正式放棄IBM的商標。今天下午聯想Think的新聞發言人否認了這一消息。 今天Dailytech率先曝光了ThinkPad基于第四代迅馳技術Santa Rosa的T61/R61。ThinkPad腕托位置的IBM標識已經被去掉,Dailytech推斷聯想將借新機型推出徹底放棄IBM品牌。 對于這種猜測,聯想Think業務中國區的相關人士對泡泡網資訊頻道表示,Think中國目前還沒有接到任何通知,也沒
- 關鍵字:
hinkPad IBM商標 聯想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在國外企業高舉專利“大棒”對中國企業設置種種壁壘之時,研發水平日漸提高的中國企業也拿起武器,開始維護自身權益。眼下站出來的是,華立通信公司,目標直指業內“大佬”三星。 《第一財經日報》從華立通信公司獲悉,4月9日該公司已經正式起訴三星公司,狀告其侵犯自己的“GSM/CDMA雙模”發明專利,要求對方停止侵權,并賠償損失。三星(中國)公司有關發言人表示,現在公司法律部門已得到通知,并開始進行法律準備,由于三星的專利和知識產權很多是全球的,所以還需要跟總部進行比對。但他強調,三星肯定會尊重知識產權,尊重法律。
- 關鍵字:
華立通信 侵權 三星 雙模手機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最新消息,明基分拆品牌及代工計劃出現大逆轉。明基董事會今天決定,母公司將改名為佳達電通(Jia Da),保留ODM(原始設備生產商)業務,專注代工;BenQ等品牌部門則并入子公司明基亞太,同時更名為明基電通,資本額約新臺幣36億元(以下均為新臺幣),兩家公司仍由李焜耀擔任董事長,最快于9月1日分拆完畢,此舉也將使明基每股凈值回升到11.3元,恢復信用交易。 明基自從去2006年8月宣布品牌代工分拆計劃后,半年多來持續進行組織重組。原本最初的規劃是將代工部份分拆出去,并引進戰略合作伙伴,然后掛牌上
- 關鍵字:
佳達電通 明基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 中芯國際發布的財務數字顯示,其2006年業績好于預期,而且比上年的虧損有所收窄。 據悉,受到銷售上升以及運營成本下降等因素刺激,中芯國際在2006年凈虧損4410萬美元,相比2005年的1.148億美元有所收窄。 此前,業界分析師紛紛預測中芯國際將在2006年虧損5900萬美元。
- 關鍵字:
06年業績 消費電子 中芯國際 消費電子
- 針對近日“英特爾200美元筆記本項目可能與龍芯合作”的傳聞,英特爾相關負責人予以委婉否認。龍芯方面也傳出消息稱,該計劃暫無進展。 去年10月份,英特爾宣布推出“學生PC”項目,以接近200美元的價格直擊尼葛洛龐帝的100美元筆記本計劃。英特爾已確認,這款價格大約200美元的筆記本計劃在今年第三季度面向國內市場推出。 不過談起與龍芯的合作傳聞,負責英特爾200美元筆記本項目推廣工作的莫女士表示,“目前沒有這方面的消息?!贝饲?,她曾證實英特爾學生筆記本今年內肯定上市,最終價格會因OEM廠商而異。 4月17日下
- 關鍵字:
200美元 龍芯 消費電子 英特爾 消費電子
- 美國東部時間4月24日(北京時間4月25日)消息,受推遲發布第四季財報消息影響,中星微(Nasdaq:VIMC)股價周二在納斯達克大跌11.58%。
中星微周二宣布,該公司2007財年(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獨立審計師已經由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為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受此影響,公司將推遲發布截至12月31日的200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
中星微周二下跌0.71美元,報收5.42美元,跌幅為11.58%。過去52周,中星微的最高股價為20.20美元,最低股價為5.05美元。
- 關鍵字:
財報 消費電子 中星微 消費電子
- 供應商 MIPS 科技宣布,Entropic Communications 已出貨超過500 萬個 MIPS-Based™ c.LINK™ 芯片組,用于基于多媒體同軸電纜聯盟(MoCA)規范的數字網絡應用。 由 MIPS32® 4KEc® 和 4KEm™ 處理器內核支持,c.LINK™ 同軸網絡
- 關鍵字:
同軸電纜 網絡芯片 消費電子 消費電子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電路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相關帖子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資料下載
中國家電、消費電子、智能終端制造業供應鏈展覽會專欄文章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