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電子與SK Telecom剛剛公布了一項計劃,在韓國打造全國性的網絡(national network),連接未來智能城市所需的智能設備。他們宣稱,這個基于LoRaWAN的全新網絡,是全球的首次商用實現,雖然實際上荷蘭的KPN也要在6月份推全國性網絡,還有瑞士電信今年也在進行這種網絡的部署。 在很多人看來,智能手機之后的計算新趨勢,應該是物聯網(IoT),將芯片塞進所有我們日常使用的事物中。LoRaWAN是一種低功耗、遠距離、低帶寬網絡解決方案,這對于傳感器之間的通訊很理想,也就很適用于智能城市
- 關鍵字:
三星 智能城市
- 援引外媒Fast Company報道,三星和Google在Android Wear領域的合作已經終結。在兩年前的Google I/O大會上,三星宣布推出了搭載Android Wear系統的Gear Live智能手表(目前已經停產)。三星高管今天向外媒透露不再研發和計劃推出三星Android Wear設備。 三星高管表示今后公司將會大力推進自家Tizen操作系統,在能耗方面要比Android Wear更加的突出卓越。此外Tizen系統也將會出現在電視到冰箱等各種三星產品上。發言人在本周一下午確認:“三
- 關鍵字:
三星 Android Wear
- 北京時間5月25日晚間消息,國外媒體報道,來自韓國業界的可靠消息稱,三星今年晚些時候即將發布的Galaxy Note系列旗艦平板手機將被命名為Galaxy Note 7。 三星去年發布了Galaxy Note 5,按照之前的命名順序,今年的新產品應該命名為Galaxy Note 6。但知情人士稱,為了與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Galaxy S7系列手機保持一致,即將發布的Galaxy Note系列手機將被命名為Galaxy Note 7,而不是Galaxy Note 6。 該知情人士稱,讓Galaxy
- 關鍵字:
三星 Note 7
-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各自以獨家技術在全球電視市場上呼風喚雨,在第三代電視市場上,也將展開激烈競爭。
據韓國Newsis報導,三星和樂金的電視產品,共同獲選為美國消費者雜志(Consumer Reports)電視推薦名單第一名。獲選產品為三星SUHD電視(型號UN65JS9500)和樂金OLED電視(型號65EF9500O)。這些產品是三星和樂金為掌握第三代電視市場所推出的主力產品。
為掌握第三代電視市場,三星計劃以更上
- 關鍵字:
三星 量子點
- 韓聯社報導,三星電子對大陸和臺灣面板供應商生產電視的仰賴程度大幅增加,3月南韓國內供應商對三星電視的供應比率剩25.1%,而大陸和臺灣的供貨比率卻激增至將近七成。
市調業者IHS和業界的資料顯示,三星電子旗下面板事業三星顯示器3月供應三星88.5萬片面板;群創排名第二,供貨量為85萬片,占24.1%;華星光電供應三星16.9%的面板,京東方則供應15.9%;友達面板的占比為11.5%,夏普則為6.5%。
去年3月三星電子向三星顯示器采購的面板占整體需求的45.5%,但今年1月和2月已降至3
- 關鍵字:
三星 面板
- 5月24日消息,科技新聞網站DigitalTrends稱,盡管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依然低迷,但韓國三星電子通過新的經營哲學實現增長。
一年前,三星電子看似前途迷茫,其旗艦智能手機表現不盡如人意,整個手機市場正步入衰退。不過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三星電子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前景也看似更加光明。這背后的原因不是手機市場重新回到高增長時代,而是三星電子自身的經營哲學發生了變化。
三星電子第一次選擇不走尋常路,其不再嘗試通過硬件配置擊敗競爭對手。與此同時,三星電子也停止了“討好所有人&rdq
- 關鍵字:
三星 S7
- 5月25日凌晨消息,華為公司宣布,在美國和中國提起對三星公司的知識產權訴訟,包括加州北區法院和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華為在訴訟中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這些知識產權包括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件。
華為稱,作為主要的移動通信標準必要專利權人,其有權從使用其技術但未獲得專利許可的公司獲得合理賠償。希望三星尊重華為的研發和知識產權成果,停止未獲得許可情況下的專利侵權行為。
“智能手機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是行業內有大量的專利交叉許可協議來保障合法的
- 關鍵字:
華為 三星
- 市調機構TrendForce旗下存儲器儲存事業處DRAMeXchange統計數據顯示,三星第一季豪取全球移動DRAM逾六成市場(60.4%),不僅穩居全球龍頭,也創下歷史新高。(Businesskorea.co.kr)
盡管如此,受DRAM平均報價下滑沖擊,三星當季行動DRAM營收不增反減,較前季大幅衰退22.7%至20.26億美元,這或許是搞軍備競賽爭奪市占率必需付出的代價。
SK海力士狀況類似,市占率雖然進步0.8個百分點,但同期間行動DRAM營收來卻較前期倒退23.1%,成為9.03
- 關鍵字:
三星 DRAM
- 國外媒體報道稱,三星當前正在跟媒體公司進行初步的接觸,據說是相關三星自己的互聯網電視服務的。這則消息來自彭博社,彭博社報道稱,三星已經和媒體公司在接觸,欲了解要花多少錢來通過互聯網來實施這項服務。這則報道中提到,某消息源說,三星可能對提供全球化服務更感興趣,而非針對特定區域的內容。
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表示三星可能也要加入到那些搞傳統電視節目的行列了。實際上Dish Network和索尼已經在提供電視服務,亞馬遜、Hulu、YouTube近期也將這么做。一直以來都在傳言說蘋果對這一領域也很感興趣
- 關鍵字:
三星 Youtube
- 隨著國內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廠商們也加快了產品更新的步伐,先有華為魅族狂轟亂炸似的發布會,現在ZUK也每個月給我們帶來驚喜。
- 關鍵字:
魅族 三星
-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各自以獨家技術在全球電視市場上呼風喚雨,在第三代電視市場上,也將展開激烈競爭。
據韓國Newsis報導,三星和樂金的電視產品,共同獲選為美國消費者雜志(Consumer Reports)電視推薦名單第一名。獲選產品為三星SUHD電視(型號UN65JS9500)和樂金OLED電視(型號65EF9500O)。這些產品是三星和樂金為掌握第三代電視市場所推出的主力產品。
為掌握第三代電視市場,三星計劃以更上
- 關鍵字:
三星 面板
- 2016年第1季,三星顯示器(Samsung Display)成為全球手機面板最大供貨商。眾所周知,三星顯示器主要供應的手機面板就是OLED,這也是手機面板技術從LCD轉向OLED的重要信號。
據群智咨詢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第1季全球智能型手機面板合計出貨量共約4.4億片,年成長率為7%。
其中,三星顯示器的AMOLED面板持續發威,第1季智能型手機面板出貨規模超過8,000萬片,全球排名第一,年成長率超過50%,三星顯示器登上寶座之因,主要是得益于Edge
- 關鍵字:
三星 OLED
- 先前外資痛批三星電子不顧同行道義,在記憶體業趕盡殺絕。如今背后原因似乎揭曉,韓媒指出,今年第一季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SK Hynix)的半導體庫存雙雙創下新高,滿坑滿谷的記憶體賣不動,三星或許因此殺紅了眼。
BusinessKorea 18 日報導,今年 Q1 季末,三星電子的半導體庫存達 7.4 兆韓圜,寫下同季歷史新高。SK 海力士的半導體庫存為 2.2 兆韓圜,更創下該公司史上之最。一般而言,企業都趕在新年之前盡量消化庫存,Q4 應是出貨旺季,不料記憶體買氣從 2015 年開始急凍,
- 關鍵字:
三星 存儲器
- 隨著良率的提升和價格的逐漸下降,OLED已經開始在諸多領域應用,特別是智能手機、智能手表、車載、家電、VR/AR設備和電視機等。其實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OLED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由于良率遲遲不能上升,量產成本久久居高不下,最先開始研發的一些廠商比如索尼、松下都幾乎將OLED項目擱下,只有三星和LG堅持繼續研發生產。LG關注OLED大尺寸面板,三星則在中小尺寸特別是智能手機用OLED面板上有著九成以上的市占率。
最近有消息稱,除了中國手機品牌廠商,蘋果也將成為三星AMOLED屏幕的大客戶,采購
- 關鍵字:
三星 AMOLED
- 產業鏈有傳言稱,臺積電與蘋果達成A10芯片獨家供應協議。作為臺積電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電子加快提升芯片工藝進程。據外媒Korea Times消息,三星電子在本月初派出包括一名執行副總裁在內的團隊訪問ASML總部,計劃引進最新的NXE3400光刻機,為7nm制程量產作準備。
據悉ASML是半導體行業光刻系統的頂級供應商,NXE3400單臺設備造價高達9000萬歐元。由于使用13.5nm波長紫外光,NXE3400照射紋理更精細,避免了繁瑣和昂貴的多圖案化處理,但極紫光(E
- 關鍵字:
半導體 三星
三星介紹
韓國三星電子成立于196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則是1992年中韓建交后。1992年8月,三星電子有logo限公司在中國惠州投資建廠。此后的10年,三星電子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與合作,已經成為對中國投資最大的韓資企業之一。2003年三星電子在中國的銷售額突破100億美元,躍入中國一流企業的水平。2003年,三星品牌價值108.5億美元,世界排名25位,被商務周刊評選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高科技品牌。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