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業的自主產權路,該怎么走??

          中科紅旗在成立之初被賦予“中國必須擁有自主軟件操作系統”的歷史使命,一度給夢想擁有自己操作系統的國內業界帶來一絲希望,其推出的紅旗Linux操作系統在國內外具備一定的影響力,截至清算資產前仍擁有大量用戶。可是一夜之間,紅旗還是倒了,那么多期望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的從業者們,是該洗洗睡了,還是應該以此為鑒,更加奮斗呢?

        這是一個能夠引發行業思考的新聞

        國產操作系統廠商中科紅旗解散清算內幕

        2月10日,中科紅旗北京總部的大門上粘貼了一張最新的公告,通知全體員工,公司正式解散,員工勞動合同全部終止,公司進入清算程序。伴隨著這張公告,這家成立14年之久的國產操作系統廠商的發展歷史可能就此終止。
          中科紅旗是國內最為知名的國產操作系統廠商,由該公司推出的紅旗Linux操作系統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服務器和PC領域也有著成功的市場應用。但是自去年4月起,這家公司突然曝出了資金鏈斷裂問題,并一步步走到了解散清算的地步。 <詳細>

        究竟是誰殺死了中科紅旗Linux

        中科紅旗死了不重要,“誰”殺死了中科紅旗才重要。中科紅旗Linux、金山WPS、瑞星殺毒軟件以及用友國產財務軟件等是國產軟件企業為數不多的亮點之一,除此之外,盡管還有人大金倉、南大通用等數據庫軟件,但在市場占比上差距很大。
          如今系數這些不多的亮點,除財務軟件因為國內市場特殊性尚還可以之外,其余都已經是物是人非了,中科紅旗Linux出局更是讓人感嘆。尤其讓人彷徨的是,中科紅旗、金山、瑞星之后,沒有新的國內代表性軟件企業涌現。
          原本被認為最適合中國人的,被寄予厚望的軟件企業究竟是怎么了?軟件企業不能夠真正成長壯大的原因是什么?在“中科紅旗為什么是這樣的結局”和“究竟是誰殺死了中科紅旗Linux?”文中對此進行了分析。與此同時,也透過新浪微博對此進行了調查,短短兩天其結果見文中。
          從結果看,更多人傾向于中科紅旗自身的技術實力不夠,不論管理問題,還是產品問題,這些都可以歸咎于此。所謂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中科紅旗出局必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問題正在于,需要一個什么樣的環境和機制,才能夠保證民族軟件企業可以逐步成長壯大呢?中科紅旗苦苦支撐了14年,這非常不容易,如果是一個嬰兒,也成長為一個少年了。但中科紅旗這14年,沒有表現出這樣的競爭力。 <詳細>

        紅旗Linux還有以后嗎?

        目前來看,紅旗Linux或許都不能成為下一個中標軟件。但作為中國核高基支持的代表性企業,中科紅旗的倒閉給“核高基”的推動方式、方法和方向,以及中國發展軟件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多思考,我們發展軟件產業真的應該“回歸市場”、“尊重市場”、“用市場的思路”了,我們推動“核高基”的思路、做基礎軟件的思路也該改變了。
          看眼下的市場情況,中國基礎軟件企業的日子也并不太好過。普遍認為,選擇開源軟件來發展基礎軟件是中國基礎軟件唯一可以選擇的路徑,但是我們現在這種多 個廠商獨立做開源基礎軟件的模式,無論是企業體量、技術能力還是市場能力都很難支撐市場的需求,企業之間彼此爭斗,小體量、同質化難成大氣候。未來中國基礎軟件要做好,必須改變現在這種各自為政的方式,走合作開源之路,讓中國的基礎軟件企業真正擁抱合作、擁抱開源來發展。于此對應,如果國家不再多頭支持獨 立企業、單個企業的開源基礎軟件項目,而是以支持開源合作的方式營造聚合能量,可能效果會更好。 <詳細>

        FPGA芯片

        紅旗,它的LOGO將成為記憶

        我們要不要再繼續發展國產操作系統

        國產操作系統路在何方?

        國內知名的國產操作系統廠商—中科紅旗正式貼出了清算公告,曾經承載著國產操作系統夢想的企業悄然倒下。中科紅旗創立之初,建立紅旗linux操作系統,目標是 抵御微軟視窗(windows)操作系統,但真正讓視窗系統頭疼的卻是谷歌的安卓(android)系統。國產操作系統勢弱的同時,安卓的市場份額與控制力卻進一步增強。“紅旗”的倒下進一步敲響警鐘:對于國產操作系統來說,未來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2014年1月,同洲960O S和聯彤COS國產操作系統向移動終端發起了沖鋒。幾乎與此同時,中科紅旗員工集體維權的新聞,讓國產操作系統的命運被公眾所關注。目前多數公眾對于國產操作系統并不抱信心,與此前國產操作系統在商業上的失敗不無關系。 <詳細>

        IT業“國產自主開發”:扶不起的阿斗

        針對2014年4月8日起微軟停止為XP推送安全補丁及系統修復,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稱,這對中國是“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中國應盡快推出國產操作系統及其生態環境來替代XP。此類觀點一直在國內頗有市場,但收效卻大都事與愿違。
          正如前微軟高管劉潤所言,“中國自主”是民族感情的春藥。很多企業都看到了這一點,于是紛紛號稱“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但這些企業實質上是把“中國自主開發”的噱頭當成“春藥”賣給政府,換取政策、課題、資金等扶持,而不是把“功能體驗”當成“產品”賣給市場。換言之,熱衷“中國自主”的IT軟硬件企業,它們只在意如何討好政府來換取專項采購和財政補貼,并不在意這種“自主”能如何投合中國的普通消費者。在這種趨勢下,有的企業和開發者仰賴于“核高基”等項目專項基金、政府采購訂單,一旦失去政府哺乳就破產重組。更有的開發者為了汲取政府的科研項目撥款,陷入知識產權糾紛,甚至直接抄襲、剽竊他人的研究成果。 <詳細>

        即使是阿斗,也必須得發展

        “棱鏡門”事件大大增強了人們的信息安全意識,它使人們認識到,信息入侵和監控的威脅是眼前的、現實的,而不是遙遠的、臆造出來的;它也使人們認識到,如果我們的信息系統中的軟硬件不是自主可控的,那么信息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棱鏡門”事件表明,按照美國法規(如“愛國者法案”等等),美國公司必須將其掌握的用戶數據提交給美國安全部門進行監控,因此采用這些公司的軟硬件和服務所構成的信息系統,是難以保障信息安全的。
          現實情況是,我國重要行業中大量采用外國跨國公司的軟硬件,因此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提供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包括所謂的“八大金剛”,即思科(Cisco)、IBM、谷歌(Google)、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蘋果(Apple)、Oracle(甲骨文)和微軟(Microsoft),它們在“棱鏡門”這類監控計劃中都起了重要作用。造成這種情況有其歷史原因。由于過去我國信息產業很弱小,不得不大量采用外國跨國公司的軟硬件,但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今天,國產軟硬件在大多數情況下,已經可以替代進口了。所以中國的電子信息產業現在肩負著一項歷史使命,這就是用國產軟硬件來替代政府和重要行業信息系統中的外國軟硬件,也就是要通過一系列國產化替代工程來增強這些系統的信息安全。 <詳細>

        Altera

        紅旗以微軟為追趕目標,桌面也有XP的風格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新手上路 | 聯系我們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2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2027778號-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金川县| 南开区| 武城县| 武宁县| 三原县| 饶河县| 忻城县| 南投县| 沙洋县| 沐川县| 深泽县| 饶河县| 伊金霍洛旗| 思南县| 太白县| 天津市| 海淀区| 平安县| 申扎县| 民权县| 镇江市| 邢台市| 仲巴县| 绵竹市| 泰州市| 安西县| 吉水县| 五原县| 略阳县| 壤塘县| 河北省| 洱源县| 香港 | 新宾| 甘南县| 左贡县| 星座| 东阳市| 鹤壁市| 修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