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LabVIEW程序設計模式(一)

        LabVIEW程序設計模式(一)

        作者: 時間:2017-01-09 來源:網絡 收藏
        我是從LabVIEW的中文版幫助文檔中接觸“程序設計模式”一詞的,這個相對學術化的詞語是對一系列用于LabVIEW程序設計結構的歸納和總結。在建造房子時,需要針對房子的用途設計整個房屋的架構,確保房子在這個架構上的堅固性和可建造性。寫程序時同樣如此,不同的應用需要使用不同的程序設計結構。例如我們在LabVIEW中構建一個用戶界面型程序時,往往首先在背面板中加入一個大的while循環以使程序持續運行。如果需要響應用戶界面事件則還需要加入一個Event事件結構。那么我們是否曾經考慮過以下的這些問題:
        1. 應用中是否存在并行響應的情況?如在持續的數據采集過程中,是否需要同時響應單擊菜單的事件?
        2. 底層獲取的數據如何與上層的數據顯示部分進行數據交互?
        3. 上層的界面如何受底層程序的控制?
        4. 同一個循環中采用哪種方式進行數據交換?是局域變量、全局變量、共享變量還是移位寄存器
        5. 程序是否具有可擴展性?
        6. 如果程序運行過程中,發生系統錯誤或者硬件通訊錯誤,是否會停止運行?待錯誤排除后是否會繼續運行?
        7. 如何組織程序中的核心數據結構?是否需要采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8. 如何記錄測試數據并生成報表?如何保存用戶配置參數?
        9. 如何處理程序運行中的斷電情況?重新啟動時的繼續運行?數據的最低丟失?
        10. 如何實現運行過程的采樣觸發和多點采樣的同步?
        當然,也許只是使用LabVIEW臨時地調試或開發某個小的應用,無需考慮上述的問題。但是,如果使用LabVIEW開發一個典型應用的程序卻無法回避這些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各種程序開發的應用進行歸納和總結,提取它們對應的LabVIEW程序結構中的共性。此外,針對這些共性研究哪種結構更加適合于應用。這些結論綜合起來就形成了程序設計的模式。
        對于初學者而言,理解和掌握程序設計模式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對高級用戶而言,歸納各種程序設計模式又能夠不斷完善程序中遇到的問題,并衍生一套符合特定應用的特有的程序設計模式。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山市| 彭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尉犁县| 奇台县| 长兴县| 虎林市| 澎湖县| 罗甸县| 襄垣县| 阿合奇县| 汪清县| 凯里市| 乐亭县| 莱阳市| 台湾省| 德江县| 桓仁| 郧西县| 门源| 伊春市| 株洲市| 江门市| 定安县| 荆门市| 桃园市| 马鞍山市| 兴业县| 饶平县| 崇阳县| 东莞市| 辽宁省| 永宁县| 甘肃省| 合江县| 闵行区| 永嘉县| 阳泉市| 鹤庆县| 延吉市|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