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以太網及現場總線技術在汽車加工業中的發展與應用
零件剛上線時系統自動給了一個序列號,每通過一臺設備加工,設備都將會寫入當道工序的狀態,記錄在ID卡中,中間工序將零件的ID號刻在零件上,唯一的號有利于零件追溯。同時在最終工位將ID卡內的信息讀出來,通過零件終端PC將信息記錄在PC硬盤中,需要時,可以利用PC人機軟件查詢,該零件號所對應的零件在生產線的加工情況,極大地提高了零件追溯的精度,減少不必要的召回損失。例如:零件刻號為300 06 03 21 1,表示此零件上線時間為2006年3月21日的白班,當天第300個零件,具體定義見圖2。
圖2 零件刻號定義
4.工業以太網現場使用及監控軟件
(1)在建立了若干個自動化島嶼后,可以采用特定通訊模塊,通過工業以太網路由器將各自動化島嶼聯系起來,形成以各島嶼為單位的車間生產線局域網,采集信息和發送指令。同時通過以太網上終端PC的人機軟件,實時監控生產線的設備、零件狀態,發送命令指令,控制整個生產線的生產。再進一步可以通過終端PC的軟件處理,將終端采集的數據發布到工廠網絡上去,結合大型管理軟件,實現生產線的遠程管理,最終向無人職守工廠發展。具體的網絡連接圖如圖3。
圖3 以太網絡連接圖
(2)工業以太網將采集來的信息,通過終端PC中安裝人機軟件展示出來,形成全線設備、生產監控系統,同時大量數據被終端PC存儲下來。我們可以通過定期備份完成汽車加工零件整個生命周期的有效跟蹤。如果要查看300 06 03 21 1這個零件信息,只需在零件追溯終端PC中輸入此號,即可查出加工該零件的每一個環節的信息,便于跟蹤分析。設備監控系統如圖3,零件追溯系統如圖4。
圖4設備監控系統圖
圖5零件追溯系統圖
結束語
現場總線技術自70年代誕生至今,由于它在減少系統線纜,簡化安裝、維護和管理,降低系統的投資和運行成本,增強系統性能等方面的優越性,得到大范圍推廣,導致了自動控制領域的一場革命。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逐步被運用于加工業,由于目前現場總線在實際運用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短期內還不可能被計算機通信技術取代。網絡技術的引入大大增強了現場總線的功能,兩者的相互融合成為現場總線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也為自動化控制技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