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CI1.0:USB3.0將攻陷芯片組的關鍵秘密
Intel上周在美舉辦開發者論壇(IDF),雖未正式獲得官方證實,但根據媒體報導,參展業者透露芯片組內建USB3.0主機端芯片有望,已進入兼容性認證階段。事實上,芯片組遲遲不支援USB3.0是造成主機端發展遲滯的重要原因,如今突破有望的關鍵秘密就在于xHCI1.0(eXtensible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規范已正式獲得廠商支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04838.htmxHCI是Intel針對USB3.0所開發的USB主機控制界面,最大的特點就是以一個規范涵括了過去使用的EHCI、UHCI…等協定,支援新朝舊代不同的傳輸速率。2008年Intel發表草案型式的0.9版本,爾后又升級至0.96,在性能與低功耗方面有了長足進展,并且有效的減低驅動程序復雜度以及硬件包袱。此外,本身在設定上的可擴展性也較為彈性,不完全被I限在USB的范圍之內,未來頻寬若要再擴展、甚至導入新規格也足以支援。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中,市場上賣的嚇嚇叫的Host端芯片,都是xHCI0.96版本產品,且應用產品多是主機板等外接式的產品,裝置端廠商則殷殷期盼芯片組盡快將USB3.0整合進其中。探究芯片組大廠對于呼喚聲聽若未聞,除了等待芯片價格下跌之外,Intel遲至今年5月才發表最終版本 xHCI1.0,也是重要原因。
市場上認為,xHCI0.96屬于過渡性質的規格,若過早將之整合到芯片組中,日后必需承擔兼容性的風險。xHCI1.0屬于最終版本,與0.96版本最大的不同點在于TRB的安排方式,無論在驅動或是硬件執行效率上都有改善,也正式徹底支援包含USB2.0、1.1及1.0等全部的相關規格。 Fresco Logic執行長張勁帆就表示,xHCI1.0帶表了USB3.0產業將邁入真正的爆炸性成長時代。
而xHCI1.0也被視為主控端廠商扭轉市占局面的重要一役。Fresco Logic在xHCI0.96時代雖然略慢了瑞薩電子一i,但在xHCI1.0的進展卻扳回一城搶先發布,將于10月提供工程樣品。而臺灣廠商鈺創科技也從硬件到IP不假外人之手,目前已完成開發,正在申請USB-IF的認證。瑞薩電子也不干示弱,推出可降低85%待機功耗的第二代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