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基于LPC2478 的網絡型電能質量監測裝置人機交互功能研發

        基于LPC2478 的網絡型電能質量監測裝置人機交互功能研發

        作者: 時間:2011-01-20 來源:網絡 收藏

        功能顯示菜單任務的流程如圖6 所示。

        功能菜單顯示任務流程圖
        功能菜單顯示任務流程圖
        圖6 功能菜單顯示任務流程圖。

        具體顯示結果或設置任務的觸發條件只有一種,就是最低級菜單顯示任務中的確定鍵。在具體顯示結果任務中,用確定鍵來返回頂級菜單。

        在具體的設置任務中,按下確定鍵則保存設置結果,然后返回頂級菜單,按下取消鍵則不保存設置結果,直接返回頂級菜單。

        在整個網絡型電能質量監測裝置所提供的功能中,實時時鐘顯示任務的重要性最低,因而給它分配的任務優先級也最低。實時時鐘顯示任務的觸發條件為系統的啟動,即該任務在系統啟動時創建,在系統運行期間一直為就緒任務,不會被刪除。LPC2478 的實時時鐘功能是否正常,預分頻寄存器的設置正確與否是關鍵因素。據數據手冊中的說明,本裝置采用的Fpclk 為18 M,故預分頻寄存器的整數部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79945.htm

          預分頻寄存器的小數部分:

          裝置人機顯示界面的三級菜單和設置對話框的實例,如圖7、8 所示。

        裝置人機界面三級菜單示例

        圖7 裝置人機界面三級菜單示例。

        裝置人機界面設置對話框示例



        圖8 裝置人機界面設置對話框示例。

        3 結語

        (1) 基于嵌入式系統研發圖形化人機交互功能的過程為:首先根據所要求的功能確定硬件結構,然后選擇合適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及圖形接口并將其移植到所選的硬件平臺上,最后編寫應用程序以實現預期的功能。

        (2) 電能質量監測裝置對實時性要求比較高,采用μC /OS-Ⅱ操作系統并通過條件編譯對其進行裁剪以減少程序存儲空間并提高執行效率,再加上對各任務優先級進行合理分配以進行有效地調度,完全可以滿足實時性的要求。

        ( 3 ) 在RealView MDK 開發環境下基于LPC2478硬件平臺成功移植了μC /OS-Ⅱ嵌入式操作系統,移植后的操作系統在多任務環境下運行良好,為以后各種應用奠定了基礎。

        (4) 在移植成功μC /OS-Ⅱ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基礎上,成功移植了μC /GUI 圖形接口,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網絡型電能質量監測系統人機交互功能的開發,最終完成了預期任務。目前裝置已投入了實際應用。應用情況表明:裝置的人機交互功能界面友好,操作簡單方便,工作可靠,性能穩定,得到了用戶好*。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關鍵詞: DSP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南郑县| 萍乡市| 巴塘县| 汾西县| 澄城县| 女性| 临颍县| 叙永县| 勐海县| 博野县| 阿巴嘎旗| 贞丰县| 高陵县| 象州县| 沙坪坝区| 夏河县| 自治县| 贞丰县| 龙口市| 星座| 阿合奇县| 疏勒县| 余干县| 宕昌县| 上林县| 和顺县| 喜德县| 沂南县| 孝义市| 湘潭市| 佛学| 黄石市| 乌拉特中旗| 油尖旺区| 庆安县| 肥西县| 永丰县| 电白县| 民权县| 宁阳县|